中国新闻网|苏州数字人民币红包正式上线 暂不支持“双离线支付”

苏州数字人民币红包正式上线 , 暂不支持“双离线支付”
【中国新闻网|苏州数字人民币红包正式上线 暂不支持“双离线支付”】12月11日晚 , 苏州市举行了“数字人民币红包发放启动仪式”及“双12苏州购物节” 。 本次苏州将发放2000万元数字人民币红包 , 每个红包金额为200元 , 红包数量共计10万个 。 从此次苏州发放红包的数量和总金额来看 , 均为此前深圳发放的两倍 。
苏州相城区区委书记顾海东在启动仪式上表示 , 目前相城区开通数字人民币消费的商户超过了5000家 , 占全市开通数字人民币消费商户的一半 。
从11日晚8点至12月28日 , 中签数字人民币红包的苏州市民可以下载“数字人民币APP” , 用红包进行消费 。 但据第一财经采访人员了解 , 此前备受关注的“双离线支付”目前尚不能在支付中使用 。
如何使用数字红包?
根据“苏州发布”信息 , 此次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活动选取苏州大市范围内已完成数字人民币收款设备升级改造的商户和指定线上电商开展 。 全市铺设可使用数字人民币消费红包的消费端商户近万家 , 涵盖商场超市、日用零售、餐饮消费、生活服务等类别 , 实现各板块核心商圈及重点商超均有覆盖 。
京东商城支持消费者在购买自营商品时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 , 这也是试点中首个接入数字人民币的线上场景 。

中国新闻网|苏州数字人民币红包正式上线 暂不支持“双离线支付”
文章图片
图1/2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来到京东旗下的五星电器 , 相关负责人向采访人员示范了如何在京东APP使用数字人民币红包 。
消费者需要提前在下载好的“数字人民币APP”中创建子钱包 , 然后推送子钱包到京东APP , 在京东APP的自营商城里选好合适的商品后 , 提交订单并选择“数字人民币”作为支付方式即可 。
与此同时 , 消费者在京东APP消费时支付方式可以选择货到付款 , 在京东快递小哥配送上门后再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支付 , 这也成为物流领域首次接入数字人民币支付服务的场景 。
如果消费者是在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家银行开立的试点红包 , 除京东以外 , 还可以在各家银行对接的APP上使用数字人民币进行消费 。 目前工商银行已经对接京东APP、美团单车和滴滴出行 , 是对接平台最多的银行 。 中国银行支持哔哩哔哩和京东APP;建设银行支持对接善融商务和京东APP;农业银行、中国邮储银行、交通暂时只支持对接京东APP 。
而商户在使用数字人民币方式上与消费者略有不同 。
京东之家高铁新城吾悦广场负责人沈静茹告诉第一财经采访人员 , 商户首先要申请开通对公数字人民币账户 , 才能获得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POS机 。 同时 , 商户除了收款以外 , 也可以与开通了对公账户的其他商家进行交易 。
“数字人民币支付和支付宝、微信支付的使用并无差异 , 便捷程度相当 。 但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可以秒到账 , 而其他支付方式到账时间并没有这么快捷 。 ”当被问及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的感受时 , 沈静茹如此表示 。
暂不支持“双离线”
第一财经采访人员来到商户现场 , 了解到此前备受关注的“双离线”支付方式暂时还不能使用 。 采访人员咨询了沈静茹及五星电器相关负责人 , 均表示京东暂时还不支持此功能 , 后续开通时间尚未确定 。

中国新闻网|苏州数字人民币红包正式上线 暂不支持“双离线支付”
文章图片
图2/2

此前 , 据媒体报道 , 苏州的数字人民币测试与在深圳罗湖测试的最大不同在于可以使用“离线”和“碰一碰”两个功能 。
据了解 , 央行数字人民币的“双离线技术” , 其特别之处在于——即便交易双方处于离线状态 , 只要两个手机一碰 , 交换钱包密钥 , 即可完成转账交易 。 而网银、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工具在进行交易时需要连网 , 否则无法进行交易 。
然而 , “双离线支付”会产生“双花问题” 。 此前 , 欧科云链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炼炫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所谓的“双花问题”是指 , 在数字货币系统中 , 由于数据的可复制性 , 使得同一笔数字货币被重复使用的情况 。 例如 , 用户A在数字钱包中有100元 , 同时用户A有两部手机 , 在离线状态下 , 用户A在第一部手机上登陆数字钱包 , 并转账100元给用户B;随后用户A通过第二部手机再次登陆数字钱包 , 支付给用户C100元 , 这相当于用户A将仅有的100元使用了两次 。 从理论上看 , “双离线”状态下可能无法解决“双花问题” 。
目前的央行数字货币技术专利尚未说明如何在双离线情况下解决“双花问题” , 需要等待未来更多的技术专利信息披露 。 不过 , “双花问题”的假设前提是用户具有恶意的动机和能力 , 现实中可以依靠法律和监管来遏制恶意行为 , 或在发生“双花”后再进行严格追讨 。 (作者:卢思如)
[编辑:陈海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