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无需抵押、不看征信?网络非法放贷再抬头

“400元授信额度,实际到手200元,借款期限为3天,3天后未能全部还款,按照一天100元收取逾期费”……套路贷遭遇多方严打后,这一荒谬的借款操作却仍在瞄准借款人实施收割之举 。12月12日,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注意到,上海警方近期通报的一起新型网络非法放贷案引起广泛讨论 。在无需抵押、不看征信、秒速放款、高额低息等看似“福利”的诱导贷款噱头之下,网络非法放贷骗局近期有了抬头迹象 。

视点·观察|无需抵押、不看征信?网络非法放贷再抬头
文章图片

不还款“锁死”手机
通过一款所谓的“手机贷”产品,犯罪团伙在两个月内非法获利近26万元 。
根据上海市公安局12月7日通报的信息,2021年8月初,市民吴先生看到网络上发布的小额贷款广告,据平台客服介绍,贷款无需抵押、不看征信,只需要提供自用手机详细参数的贷款产品,按照手机回购价值的20%确定贷款额度 。在向平台客服提供了自己的手机信息和登录账号后,吴先生在客服引导下下载安装了一款名为“聚宝盆”的借贷类App 。
按照约定,吴先生获得400元授信额度,收取200元服务费,实际放款200元,3天后需要全额还款,逾期未归还将收取每日100元的逾期费 。最终,平台客服通过微信向吴先生转款200元,后由于吴先生未能在3天期限内还款,其手机被“锁定”无法使用,并遭到客服辱骂催还款 。
经警方查证,该非法网络放贷团伙以“手机贷”名义,通过社交网络等渠道吸引客户,在客户不知情的情况下获得手机控制权,以锁死手机、威胁辱骂等“软暴力”方式逼迫借款人偿还高息贷款 。绝大部分借款人每次实际到手金额只有100-400元,且借款人以在校学生等低收入群体为主 。其中使用的“聚宝盆”App,伪装成一个贷款软件,实际上是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用户信息,进行远程操控 。
该非法网络放贷团伙成员于2021年9月初接连被抓捕归案 。通过这一操作手段,该团伙在近两个月的时间内非法获利超26万元,涉案流水金额超50万元 。
而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进一步了解到,这一“手机贷”产品与此前盛行的“ID贷”如出一辙,均是通过向放款方提供手机账户信息进行贷款,借款周期短、利率高 。还有部分平台会巧妙地套用“手机回收”等噱头,此类变相现金贷业务在2018年便曾遭监管点名,是典型的网络非法放贷 。
在易观高级分析师苏筱芮看来,“手机贷”本质上就是变种而成的违规高利贷,贷款用户提供的账户信息是平台的“风控手段”,由此逼迫用户还款 。通过手机,放款方可以掌握用户大量隐私信息,用户信息难以得到有效保护,甚至还可能出现“骗中骗”情况,额外向用户索要钱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