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从大海游回城市的鲑鱼,最终却死于轮胎

来源:果壳
银鲑(Oncorhycchus kisutch) , 又称银大麻哈鱼 , 与一般说的三文鱼(大西洋鲑)同属鲑科 , 都是优质的食用鱼 。 生活在美国太平洋西北地区的成年银鲑 , 会在成熟后奋力游回城市淡水流域——这是它们的出生地 , 它们仍会在这里繁衍下一代 。 这是镌刻在银鲑基因里的本能:洄游 。
【新浪科技综合|从大海游回城市的鲑鱼,最终却死于轮胎】然而 , 近几十年来 , 当银鲑一路上躲过熊、秃鹫和人类的捕猎 , 终于从海洋洄游到城市淡水水域时 , 它们却总会发生大规模死亡 。 在城市化程度最高的水域 , 40~90% 的洄游银鲑还没来得及产卵就已经丧命 , 这一现象被形象地称为“城市径流死亡综合征(urban runoff mortality syndrome )” 。

新浪科技综合|从大海游回城市的鲑鱼,最终却死于轮胎
文章图片
图1/3
一条出现城市径流死亡综合征的成年雄性银鲑 | 参考文献
是什么杀死了银鲑?答案有些出乎意料——轮胎 。
轮胎留在地面上的磨损颗粒 , 会被雨水径流带入城市水域 , 这也是淡水中微塑料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 在最近发表于《科学》的一项研究中 , 科学家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和核磁共振仪 , 确定了轮胎磨损颗粒中各化学物质的结构 。 经过层层筛选 , 科学家锁定了轮胎防老剂中一种叫做 6PPD 的物质 。

新浪科技综合|从大海游回城市的鲑鱼,最终却死于轮胎
文章图片
图2/3
研究者在西雅图地区的一条小河调查银鲑的死 |  Mark Stone /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6PPD , 全名 N-(1 , 3-二甲基丁基)-N’-苯基对苯二胺 , 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抗臭氧剂和抗氧化剂 。 它常被加入轮胎、胶带等工业橡胶制品中 , 防止产品老化 。
但它也能与臭氧发生反应 , 形成 6PPD-醌 。 这是一种有剧毒的物质 , 即使空气中的臭氧浓度并不高 , 但每升水中只要有 1 微克6PPD-醌 , 对幼年银鲑来说就已经是致命的了 。 雨水广泛地将这种化合物带入银鲑繁衍的城市淡水水域 , 对它们产生致命威胁 。

新浪科技综合|从大海游回城市的鲑鱼,最终却死于轮胎
文章图片
图3/3
6PPD 在臭氧作用下形成剧毒的 6PPD-醌 | 作者绘制
更遗憾的是 , 6PPD-醌具有广泛的生物毒性 , 中招的或许不仅只有银鲑 。 为了这些不幸受难的生物 , 科学家呼吁 , 我们有责任重新评估 6PPD 以及其他工业上大用量化学制剂的安全性 , 并开发无毒、环境友好的产品作为代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