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所有人都以为沙子是这样落的,直到25年前物理学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
你玩过沙子或沙漏吗?
沙子落下时 , 是什么样的?如果你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区 , 沙子落下来堆积成丘的时候 , 应该是均匀向下四处扩散的对吧 。
类似于这样——
本文图片
这个现象好像放之四海而皆准 , 以至于物理学家为沙丘的这种增长模式取了一个名字——雪崩动态(avalanche dynamics) 。
雪崩动态一般是由丹麦理论物理学家 Per Bak、汤超(目前是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执行院长)和美国物理学家 Kurt Wiesenfeld 在1987年提出的自组织临界性(SOC)理论解释的 。 但是在25年前 , 雪崩动态和SOC理论不灵了 。
1995年 , 来自古巴哈瓦那大学的物理学家 Ernesto Altshuler 为了向学生演示沙丘的雪崩动态 , 找了一些沙子做实验 。 奇怪的是 , 这些沙子并没有按照雪崩动态聚集成沙丘 。 我们先来看图——
本文图片
是的 , 这些沙子并没有均匀地从沙丘顶部向下方滚动 , 而是扭成了一条沙蛇 , 而附近的沙粒并不受影响 。 更有趣的是 , 这条沙蛇有时是顺时针旋转的 , 有时是逆时针的 , 并没有固定的方向 , 但只要一开始沙蛇的方向确定 , 之后就不再变化了 。
根据 Altshuler 的自述 , 他当时感到震惊和愤怒 , 因为自己制造的沙丘违反了经典的 SOC 理论 , 这样要如何和学生解释呢?
Altshuler 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办法 , 于是就把这些沙子和装置封存了起来 。 但是5年后 , 这些沙子又一次让物理学家们感到惊奇 。
本文图片
Ernesto Altshuler 图片来源:Science magazine
2000年 , Altshuler 来到休斯顿大学 Paul C.W. Chu 的组里做博士后研究 。 Chu 是德州超导中心的创始人 , 而休斯顿大学也是 SOC 理论的主要根据地之一 。
在那里 , 他认识了休斯顿大学的物理学家 Kevin Bassler 以及 SOC 理论创始人之一的 Per Bak 的妻子 Maya Paczuski 。
实际上 , Kevin Bassler 原本是 SOC 理论的坚定支持者 , 但是 Altshuler 告诉他 , SOC 可能不符合实际 。 Bassler 显得非常兴奋 , 他说:“Ernesto , 这件事很重要 , 我大不相信 。 ”
为了向 Bassler 展示迷人的沙蛇 , Altshuler 去学校停车场拿了一些沙子来做实验 。 可是 , 这些沙子并没有展示出沙蛇的效果 。 他觉得很尴尬 , 于是让在古巴的学生去拿当时他用过的沙子重新测试一下 。 结果 , 古巴的沙子确实产生了沙蛇现象 。
本文图片
回到古巴后 , 他马上拍摄了沙蛇的视频发给 Bassler 。 这个现象引起了 Bassler 和 Per Bak 的浓厚兴趣 , Per Bak 甚至提出要来看看 Altshuler 的实验 。
之后 , Bassler 和 Altshuler 开始合作研究 。 在2003年和2008年 , 他们将相关实验结果分别发表在 Physical Review Letters 和 Physical Review E 上 。
原来 , 并不是所有的沙丘都是以雪崩形式累积而成的 。 不过 , 世界上只有少数地区的沙子才能做出沙蛇的效果 。
Altshuler 的沙子是从哈瓦那大学的材料研究所的储藏室取的 。 后来 , 他才知道这些沙子来自 Santa Teresa , 这个地方离哈瓦那大概有200千米的距离 。 而这些沙子本来是要被用来制造半导体的 。
本文图片
Santa Teresa 的沙子的纯度很高 , 颗粒直径大概是0.2毫米 , 从外观上看和其他沙子没有什么差别 。 可是为什么那里的沙子才具有沙蛇的性质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 , 在2006年 , Altshuler 带着这种沙子来到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物理研究所(Institut de Physique du Globe de Strasbourg) 。 那里的研究者对 Santa Teresa 沙子进行电子显微镜扫描和其他试验 。 可惜的是 , 他们并没有找到这个地方沙子与众不同的答案 。
本文图片
电子显微镜下 , Santa Teresa的沙子(a)看起来和富含碳酸钙的沙子(b)以及普通沙子(c)没有什么不同 , 但是其他两种沙子并不会产生沙蛇 。 图片来源:(DOI)10.1007/978-3-319-51624-0_3
【科技|所有人都以为沙子是这样落的,直到25年前物理学家发现了一个奇怪现象】
更奇怪的是 , Santa Teresa 的沙子样品虽然一开始有沙蛇现象 , 但是重复几次后却变“正常”了 , 这让研究者们感到很困惑 。
本文图片
摩洛哥西南部的鸣沙被当地人称为"barkhanes" 。 图片来源:H. Raguet/CNRS Photothèque
当然 , 以前也发生过类似的事 。 摩洛哥的 Ghord Lahmar 地区有一种著名的鸣沙 , 鸣沙在野外会发出“歌声” 。 但是鸣沙被带到实验室一段时间后 , 就会慢慢失去唱歌的技能 。
当然 , 鸣沙变哑炮的问题已经被解决 , 这是因为鸣沙表面慢慢形成了一层硅胶 。 但是 Santa Teresa 沙子失去沙蛇技能的问题现在还没有人知道答案 。
不过 , 世界上是不是只有哈瓦那才出产能舞动的沙子呢?
倒也不是 。 Altshuler 在得知哈瓦那大学的 Eros Salinas 爱好收藏沙子后 , 就去取了不同沙子进行了沙丘实验 。 结果发现 , 在全世界采集的100份不同沙子样品中 , 有11份展现出了沙蛇现象 。
实际上 , 普通沙子在堆积成丘时 , 沙蛇会存在很短的一段时间 , 但是 Santa Teresa 沙子却能长期保留这种状态 。
本文图片
到目前为止 , 还没有人能很好地解释沙蛇现象 , 也没有人能解开 Santa Teresa 沙子的奥秘 。 虽然不知道原理 , 但是 Altshuler 和 Bassler 做了许多实验 , 详细描述了沙蛇的运动 。
首先 , 如果沙子是被堆在水平面上 , 那么沙蛇绕沙丘一圈的时间会越来越长 。
但是 , 如果沙子被堆在一个圆柱形的容器中 , 那么沙蛇绕一圈的时间是不变的 。
本文图片
如果沙丘底部直径比较大 , 沙蛇的运动是离散的 , 类似于秒针的转动 。
其次 , 旋转沙蛇还有一个奇怪的特点 , 那就是如果沙丘比较小 , 那么沙蛇的运动是连续的 , 如果沙丘比较大 , 那么它的运动就是离散的 , 类似于秒针转动 。
他们还发现 , 如果离散沙蛇出现 , 沙丘就会更加紧实 , 而连续的沙蛇堆积的沙丘更为松散 。
一些地理现象可能和沙蛇的类型有关 , 在工业上 , 比如在储存谷物时这个知识也可能有用 。 下次玩沙子的时候 , 好好留意一下你的沙子是不是具有奇特技能的那十分之一吧 。
本文图片
一些 sha 子看起来和别人没什么两样 , 没想到聚起来可以变成动态沙雕 。
来源:把科学带回家
编辑:荔枝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