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网约车公司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第一财经|网约车公司未来的路要怎么走?】_原题是:网约车 , 行向何方?
文/宁佳彦
行路难 , 行路难 , 多歧路 , 今安在?
放眼市场 , 海内外推行无人驾驶的公司中不乏出行公司发力自动驾驶准备“自己革自己的命” , 比如Lyft、滴滴都已经在尝试在一些指定路段进行无人驾驶车辆的试运营 。 但真正的颠覆者总是有很大概率来自跨界 。 比如百度不造车 , 但是Apollo无人驾驶平台被视为未来的明星项目 , 更不必说那些因自动驾驶概念而走红的芯片和产业链上的公司 。 现在布局未来尤为关键 。
盘点今年出行领域 , 火的是共享电单车 , 曾经的融资大户网约车则相对沉寂 。 今年7月 , 滴滴出行宣布与丰田汽车公司在智能出行服务领域拓展合作 。 丰田将对滴滴进行投资 , 其中部分资金将用于双方与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共同成立合资公司 , 为平台司机提供汽车相关服务 , 投资总额共6亿美元 。 有消息在10月称首汽约车完成C轮融资 , 金额为数亿美元 , 但并未有官方置评和投资人的公布 。
在中国 , 网约车公司未来的路要怎么走?
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 , 我国目前有超3万家经营范围含“网约车、网络预约出租车、网络预约出租汽车” , 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网约车相关企业 , 其中17.9%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 。
有车企背景的T3出行CSO(首席战略官)成凯是以倒推的思路在大出行领域寻找破局之道 。 “讲到终极行业形态 , 未来一定是自动驾驶、万物互联、无人驾驶的时代 , 到那个时点 , 车联网+B2C运营模式是最贴近未来的运行形态 。 未来所有车辆都是通过软件在云端进行控制 , 车上是没有司机的 , 所以不会有私家车加盟C2C模式存在 , 那时现在的共享出行直接会被颠覆掉 。 ”T3出行背后闪现着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大型车企和以阿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巨头的身影 。
如果把时间线倒推向前 , 滴滴于2018年4月发起洪流联盟 , 与30余家国内外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和产业链企业展开合作 , 也是提到要“以开放和赋能为核心 , 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 , 推进新能源化、智能化、共享化的产业发展” 。
车企加入的背后 , 是为了争夺未来的市占率 , 这可是一个吸引资本关注的显著指标 。 如今除了公认滴滴为业内第一 , 其他家都努力把赛道进一步细分以提升自己市占率的优越 , 这一点很像电商中的GMV——虽然家家都会特别公布双11的业绩 , 但是口径各不相同 。
有一点业内倒是有些一致:谁能抢占出租车上的渗透率先机 , 谁就可能在未来立于不败之地——在一线城市 , 几乎看不到不用App接单的出租车司机 , 但在更下沉的市场 , 出租车的接单数字化程度可能还不够高 。
根据成凯的估计 , 线上完单量中出租车和网约车的比例大概是1:9 , 出租车的数字化程度不高 , “出租车整体市场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 , 这也是T3出行下一步聚焦的一个重点 , 怎么把出租车行业进行线上化升级” 。
然而这需要用技术换取监管信任 。 当滴滴多次整改上线了安全系统后 , 后来者必须要走得更远 。 “我们在做出租车数字化升级的产品 。 当前其他平台或者其他友商都是在车上放了一个手机 , 实际上仅仅只做信息对接的平台 , 我们做的是围绕这个车 , 把出租车变成类似于智能手机这样的数字智能终端 。 ”成凯介绍了他们的思路是基于车进行数字化升级 , 然后在平台调度、运营监管上实现强有力的管控 。
在实时的监控室里 , 除了和别家一样有一个概括的多少台车辆在运营、停止运营的数据之外 , T3出行还可以看到任意一台车辆的车内情况 , 甚至可以监控车辆状态、报警等 。 这毫无疑问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 而且对安全和隐私保护要建立相当高标准的要求 。
在设想中 , 这套V.D.R安全防护系统会免费开放给出租车公司以了解每台车的状况、定位信息 。 通过底层数据打通 , 可以知道这台车每天的营收情况 , 包括何时需要维修保养 , 是不是跑出地界等等 。
但落地并不简单 。
首先 , V.D.R安全防护系统如何更便捷地提供给出租车公司?初期还没有做到完全前装定制化 , 因为车企的产品研发周期相对来说较长一些 , 有些可以适度定制化 , 而有些比如摄像头还需要后期加装 。 提到成本时 , 成凯表示“整合到主机厂新车里成本有大幅度下降” , 但是考虑到系统的搭建和配备设施的多元 , 还需要一定的时间 。
其次 , 从验证商业模式的角度来说 , 安全已经是行业的达摩克里斯之剑 , 滴滴已经做到了行业的龙头老大 , 嘀嗒出行也启动了IPO上市 , 这些公司有了钱是不是可以做同样的事情?而且基于先发优势和已沉淀的数据进行挖掘会不会让后来者的路更难?
12月7日 , 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组织对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进行了提醒式约谈 。 提醒指出 , 近期媒体多次报道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产品有关问题 , 主要是“附近订单”功能偏离顺风车本质 , 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 。
如果后人仅是追随前人的脚步 , 行业里的深层次问题不能改变 , 那么无论是商业模式还是监管都将成为发展中的掣肘 。
推荐阅读
- 榜单|荣耀:Magic3至臻版获DxOMark音频总分第一名
- 系列|2021中国航天发射圆满收官!年发射55次居世界第一
- 观测|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水星|期待!新年第一天火星合月,1月4日一起去看流星雨
- 技术|悦鲜活高端瓶装鲜奶市占第一 科技驱动营养再升级
- 技术|探秘AI智慧之旅,科大讯飞AI学习机研学游第一期圆满落幕
- 国家|张云涛:中国新冠疫苗研发处于国际第一方阵
- 商汤|商汤终成AI第一股:挂牌联交所后股价高开 业内人士更关注其盈利和商业模式
- 战略|科力尔电机荣获第一届“新湖南贡献奖先进集体”!
- 全年|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九号成功发射 中国航天全年发射次数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