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新能源车销量狂奔 两大瓶颈凸显

2021年1月-11月 , 根据乘联会数据 , 新能源车批发销量达280.7万辆 , 同比增长190.7% , 全年破300万已成定局 。累计销量排名前15的新能源厂商当中 , 增速跑赢大盘的有7家 , 落后大盘的有8家 , 在161万的增量中 , 仅比亚迪和上通五菱就贡献了60万 , 销量前四贡献了增量的一半 , 集中度很高 , 今年新能源车市场的火热实际是少数厂商贡献的 。
至于为什么大部分厂商在这一轮新能源车销量狂欢中无法贡献更多力量 , 根据数据体现出的特点以及《财经十一人》从厂家、供应商及经销商处了解到的信息 , 产能瓶颈和产品结构的不合理是阻碍部分新能源厂商销量增长的主要原因 , 而在未来1-2年时间内 , 这两大问题将成为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长的主要阻力 。

IT|新能源车销量狂奔 两大瓶颈凸显
文章图片


产能瓶颈
限产、减产、停产是今年汽车新闻当中的常见关键词 , 芯片、雷达等关键零部件短缺导致了全球性的汽车减产 , 大众、丰田等汽车巨头都因此损失惨重 。新能源车厂商也未能幸免 。
减配交付、替换芯片、交付延期 , 进入第四季度之后 , 陆续有多家新能源车的主流品牌爆出了与产能不足相关的新闻 。如长城欧拉好猫将上市之初宣传的高通8155芯片替换为英特尔的4核芯片 , 此事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曝光 , 欧拉总经理公开道歉 , 并对受影响的用户给出了最多一万元的充电权益补偿 。
其实欧拉的芯片供应一直都在影响产品供应 。欧拉华北区一家主要经销商的负责人无奈地说:“厂家年初说下个季度就能交车 , 4、5月份说下半年就好 , 到了下半年 , 说年底能交 , 现在再问 , 已经不说时间了 。”
欧拉的很多经销商手里都有大笔无法交付的订单 , 交付等待时间最短一个月 , 部分车型和颜色要等三个月 。这样的等待时间让4S店很痛苦 , 因为欧拉这种价格在10万左右的产品竞品很多 , 交付时间一旦超过一个月 , 客户流失的几率就大增 。
小鹏、理想为了保证车辆的交付 , 纷纷推出了减配交付方案 。小鹏P5和理想ONE这两款车型 , 如果消费者想尽早提车 , 可以选择减配雷达的交付方案 , 等雷达供应充足之后再补装 。理想ONE的补装从年底开始 , 小鹏P5从2022年3月开始 。选择“减配”方案的消费者可以获得诸如积分、终身质保、免费高级辅助驾驶功能等补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