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新能源车销量狂奔 两大瓶颈凸显( 二 )
交付延期就更是新能源厂商的普遍现象 , 只是严重程度有所差别而已 。在今年9月 , 蔚来品牌销量首次破万 , 方法是把展厅里的展车都销售一空 。在国庆期间 , 展厅里的展车车门紧锁、贴上“此车已售”标签是常见情形 , 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没有展车 , 只能摆上车模供销售人员进行介绍的极端情况 。
文章图片
国庆期间某蔚来汽车展厅用车模代替展车 图片来源:车东西微信公众号
而接下来的10月 , 蔚来品牌销量跌至不足4000 , 生产线停产升级和供应链问题共同导致的产能受限是主要原因 。11月 , 蔚来销量重回一万以上 , 但还是落后于小鹏、理想两个主要竞争对手 。同时 , 蔚来旗下的几款主销车型的交付周期虽然不像10月份紧张时需要8周 , 但4周左右的交付周期也比之前长了一倍 。
还有从今年10月底开始交付的极氪 , 交付情况也令消费者不满 。由于空气悬挂和可变天幕两款配件的供应短缺 , 顶配车型和高配车型的交付进度严重落后于低配款 。低配车型已经交付了从4月15日到6月初近两个月的订单量 , 而顶配车型4月上半月的订单都没交付完 , 品牌方按照订单时间顺序交付的承诺完全无法兑现 。
接近年底 , 整个汽车行业的供应情况有所好转 , 很多大厂商的产量都有所恢复 , 但为何新能源车厂商却频繁爆出因供应链问题导致的产能受限呢?原因主要是新能源车的整体产量偏小 。
产量小 , 在早期供应链乱局最为严重的时候 , 新能源车品牌因为采购机制更灵活 , 对高价零部件的消纳能力更强 , 从各种流通渠道获取零部件的能力明显超出传统汽车厂商 。而且因为产量较小 , 只要从市场上获取一部分零部件 , 就可以显著改善生产状况 。
但随着供应链情况有所好转 , 供应链甲方对于流向流通领域的零部件控制越来越严格 , 传统整车厂的供应情况在逐步好转 , 但新能源车品牌因为产量小 , 不论是议价能力还是拿货能力都无法与传统整车厂匹敌 。同时整个市场高速增长 , 订单量又在快速上升 , 供应趋紧 , 需求增长 , 于是接近年底 , 新能源车品牌反倒频频产能告急 。
新能源品牌不是不想扩充产能 , 但扩产是一件比供应链短缺更难解决的问题 , 也是未来几年内都将困扰新能源车厂商快速发展的重要问题 。
推荐阅读
- 技术|“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重大进展|“2”类医械有重大进展:神经介入产品井喷、基因测序弯道超车
- Tesla|最高涨幅21088元:特斯拉Model 3/Y入门车型价格调整
- 硬件|汽车之家年底裁员,员工称多个职能部门已被撤销
- IT|国内最长湖底隧道正式通车运营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人物|造车三兄弟的“喜与忧”:销量暴增但问题加剧,一人舒服两人困难?
- 研究院|传统行业搭上数字化快车,施工现场变“智造工厂”
- IT|全球汽车行业价值两年突增至3万亿美元 中国电动车企立大功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