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 , 音乐审美经验将更多地借助网络音乐活动生成 , 相比“静观模式”和“参与模式” , 这是一种全身心的“沉浸模式” 。 物理主体通过虚拟主体在全息影像空间中获取经验 , 尽管经验生成不需要身体的物质性在场 , 却并不影响主体透过VR设备获得精神与物质性身体的愉悦感 。 由于“沉浸模式”的随时随地性 , 审美经验也将进一步呈现出零散化、碎片化特征 。
价值观问题最为关键 。 价值观是人们认知、理解和判断事物的基本原则 , 人类价值观的形成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 , 包括社会、家庭和教育环境等 。 音乐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 , 在树立和传递社会价值观上可以起到重要作用 。 网络音乐当然也不例外 。 由于网络音乐的受众群体是青少年 , 树立和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成了自网络音乐诞生以来各界关注的焦点 。 不少网络音乐作品直白、庸俗 , 毫无格调 , 成为恶俗的代表 。 网络上还流行篡改经典歌词 , 传递扭曲的价值观念 , 比如将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改成“你问我钞票有多少 , 我背景好不好?我的心不移 , 我的爱不变 , 存折代表我的心……”这些现象引发社会的普遍担忧和批评 。 网络音乐市场应该坚持正确价值取向 , 积极鼓励民族原创、健康向上的网络音乐产品的创作和传播 。 今后 , 随着互联网沉浸式场景的普及应用 , 网络音乐需要特别重视虚拟时空中的音乐价值观问题 , 这是网络音乐获得长足发展、健康发展的“命脉” 。
【歌单|网络音乐:吹来阵阵新风,切勿偏离航向】(作者:刘研 , 系天津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
推荐阅读
- 网络|天津联通全力助推天津市入选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 网络化|工信部:2025年建成500个以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 视点·观察|张庭夫妇公司被查 该怎样精准鉴别网络传销?
- 穿越|解锁听歌新姿势,这款音乐播放神器值得一试?
- 数字化|70%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到2025年将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 人物|俄罗斯网络博主为吸引流量 闹市炸毁汽车 结果够“刑”
- 协同|网文论︱网络文学与AI写作:人机协同演化时代的文学之灵
- 周鸿祎|网络安全行业应提升数字安全认知
- 安全风险|网络安全行业应提升数字安全认知
- 海康威视|智能家居战场又添一员,海康威视分拆萤石网络上市,半年营收20亿 | IPO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