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科技赋能重建文化产业新生态

【专家点评】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 这是“十四五”时期摆在文化产业发展面前的重要任务 。 当前 , 随着科技与文化深度融合、全面融合 , 文化行业的整体业态发生了颠覆性变化 。 科技创新不但推动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 还促进文化生产方式、文化传播方式、文化流通方式和文化消费模式的变革 , 引发了文化市场结构和文化产业结构的链式反应 。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 有助于我国文化产业实现由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 。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 应紧跟科技创新步伐 , 全面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 用科技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 。 以互联网技术、量子计算、5G、AI、物联网、区块链、云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创新在文化领域的应用和普及 , 推动着文化产业结构不断迭代升级 , 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大内驱力 。 从以新闻出版、电影电视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业态 , 到以网络游戏、数字艺术、短视频、网络影视等为代表的新兴文化业态 , 文化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 促进文化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 , 实现文化资源的快速流通和高效匹配 。 科技赋能打破了文化与其他行业的界限 , 重建了未来文化产业发展的整体生态 。
科技创新建构了文化消费的新场景 , 引导文化产业结构和文化管理结构升级 。 智能化、智慧化、云服务、闪支付等打破了文化消费的空间、时间和物理界限 , 碎片化、即时化、定制化、个性化的文化消费正在成为新的消费热点;科技的迭代升级 , 消弭了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鸿沟” , 建构了需求侧和消费侧之间的沟通渠道 , 实现了文化供给和文化需求之间的快速匹配和高质量供给;技术革命引发的文化生产和文化消费革命 , 为推动建立以移动互联网为平台、以数字信息技术为纽带、兼容政府和社会力量的新型文化治理体系提供了不竭动力 。 可以预见 , “十四五”时期 , 我国文化产业体系将在科技创新驱动下 , 不断进行解构和重构 , 持续走向健全与完善 。
科技创新有助于提高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产品的效率 , 畅通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之间的联系渠道 。 丰富的文化资源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在优势 , 而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竞争力优势 , 必须借助于科技手段和产业渠道 。 比如 ,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 故宫、敦煌、国家博物馆等各类文化机构纷纷推出云展览 , 使云平台技术的优势充分显现 , 让人们欣赏到一场场网上文化旅游盛宴 。 这种文化与技术的有机融合 , 必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 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 。
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 必须科学把握新时代科技革命的时代特征 , 全面贯彻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 , 完善文化产业发展法规政策 , 建立健全更具有包容性的文化产业管理系统 。 建议尽快建立健全以文化产业法律为中心的国家文化产业管理构架 , 推进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发展战略 , 形成“十四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
【科技|科技赋能重建文化产业新生态】(作者:傅才武 , 系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