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比特币涨疯了 币圈狂欢但风险尤须警惕

来源:北京商报
_原题是:比特币涨疯了
比特币又刷屏了 。 从12月16日晚冲破20000美元大关 , 单日涨幅超10% , 到12月17日再涨破23000美元 , 最新涨幅达20.25% , 续刷历史新高 , 整个币圈都在狂欢再一次见证了“历史” 。 一年内价格涨近5倍 , 比特币涨势引人注目 , 但一天内57973人被爆仓10.89亿美元 , 其风险之高也昭然若揭 。 在分析人士看来 , 暴涨暴跌行情下 , 一方面 , 消费者需提高防范意识 , 切勿盲目跟风;另一方面 , 建议监管部门加强针对性监管 , 能在最大限度上警示投资者炒作交易风险 。
疯狂
比特币仍在继续刷新历史价格新高 。 全球币价网站CoinMarketCap显示 , 近24小时以来 , 比特币价格从19429美元一路攀升 , 于12月16日21时涨破20000美元 , 再至17日17时涨至23436美元 , 24小时内涨幅达20.62% 。 截至12月17日晚18时26分采访人员发稿 , 比特币报价22673美元 , 最新涨幅16.6% 。
半年前 , 比特币刚刚突破10000美元 , 如今涨破20000美元 , 也让持币的币圈人士狂欢不已 。 将时间线拉长至今年来看 , 比特币价格已较3月的价格低点涨近5倍 , 尤其是在近3个月内涨势尤其迅猛 , 币价涨幅超一倍 。
比特币上一次价格狂欢 , 还是在三年前 。 2017年末 , 比特币价格在半个月内从10000美元涨到19000美元 , 曾一度引发市场躁动 。 而今年年末价格再次走高 , 又是何原因推动?
国盛证券区块链研究院宋嘉吉团队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此次比特币上涨的重要原因是 , 该资产已经被部分人视为价值储藏手段 , 能部分替代黄金 , 相对于黄金的“渗透率”较低、有提升空间、有投资价值 。 另外 , 不同于2017年 , 近两年比特币繁荣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了更多机构方的参与 , 例如支付服务商Square、PayPal等 , 灰度旗下比特币信托基金(GBTC)的日益合规化与壮大也是一大亮点 。
宋嘉吉团队认为 , 这些机构的参与可能将直接助推比特币“二级市场”的交易量 , 尤其是GBTC , 它自成立来一直在持续购入比特币 , 也是推动比特币再创新高的原因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与变革管理研究院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峰则认为 , 比特币站上2万美元的历史高位 , 从短期来看 , 主要是机构大举进场 , 持续托底吸筹市场上的获利盘 , 将原本回调的筹码持续买进 , 为此次突破积累了数周的“能量”;从中期角度来看 , 以太坊2.0的技术落地和市场预期也是突破新高的主要力量之一;另从长期来看 , 历次牛市的大周期预期 , 也让不少币圈人士在年底这个关键时间节点有了更多的期待 。
【新浪科技综合|比特币涨疯了 币圈狂欢但风险尤须警惕】杠杆
比特币年内涨势引人注目 , 自3月创下4705美元的年内新低后 , 目前价格已较年内低点暴涨了498% 。 不过比特币的风险也令人咋舌 , 自比特币创新高近24小时以来 , 越来越多参与合约交易的币民出现惨重损失 。
合约帝数据显示 , 截至12月17日10时 , 最近24小时 , 共有38009名币民爆仓 , 爆仓金额达7.05亿美元 。 值得注意的是 , 该爆仓数据随着比特币的持续上涨仍在进一步加剧 , 截至12月17日18时 , 近24小时爆仓的币民已达57973人 , 爆仓金额达10.89亿美元 。 该次爆仓中 , 亏损人群主要为对行情看空的人群 。
币圈所称的合约交易 , 又称期货交易 , 是一种将交易品远期交易的模式 。 与现货交易相比 , 期货交易有两大特点 , 一是既能做多又能做空 , 可双向获利;二是可以加杠杆 , 以小博大 。 目前 , 市场上大部分交易所均已推出合约交易功能 。
“玩合约太刺激了 , 我是因为失眠睡不着就开了一单 , 谁知道开在了半山腰就被爆了 。 ”一位币圈人士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此前 , 一些币圈交易所的合约交易杠杆倍数一般是5倍、10倍、20倍 , 但目前 , 为了迎合玩家的交易“需求” , 不少交易所纷纷推出了期货合约、永续合约 , 杠杆高达几十倍、上百倍 , 甚至有交易所推出上千倍的杠杆 。
“全球又一轮虚拟代币大狂欢开始了 , 玩的都是刀口舔血的游戏 , 稍不注意老本就都没了 。 ”刘峰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尽管比特币价格走高 , 但不少币民往往是在“牛市”里亏钱出局 ,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投机心态随意做出对赌行为 , 更有甚者通过加大杠杆20倍、50倍乃至100倍 。
“同时牛市中波动往往都很剧烈 , 几个点在杠杆的放大下很容易就让保证金爆仓 , 血本无归 。 最近24小时57973名币民爆仓大部分都是此类行为 。 ”刘峰称 。
对于此次爆仓事件 , 尽管市场上哀声一片 , 但也有人士表示对此现象并不意外 。 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 , 比特币等虚拟货币本身就属于高风险属性的投机类产品 , 在近期比特币走上价格高位 , 市场也引来了一批非理性投资者 , 从而导致了这一现象 。
风险
币圈狂欢 , 但风险尤须警惕 。 正如刘峰所言 , 随着比特币价格突破20000美元、21000美元、22000美元 , 市场的狂热投资者陆续进入FOMO(FearofMissingOut , 意为“害怕错过”)状态 , 在不断推高比特币市值的同时 , 也让回调的风险越来越大 。
“因此 , 作为投资者 , 一方面应在这种FOMO心态中保持自身的冷静 , 做好盈利策略的同时注意规避风险 , 无论何时市场都有周期 , 做好保护自己资产的举措;另一方面不要盲目投资 , 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我国法律保护 , 投资者应该注意财务风险之外的法律风险 , 保护好自身的权益 。 ”刘峰称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注意到 , 在12月8日 , 就有部分地区“处非办”提示风险称 , 发现有部分群众通过App及微信群参与炒作虚拟货币投资理财活动 , 涉嫌非法金融 , 具有极大风险隐患 。
该“处非办”强调 , 虚拟货币交易不受我国法律保护 ,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大多使用境外服务器 , 交易操控机构真实情况不明 。 同时 ,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新生事物 , 普通群众对虚拟货币缺乏专业深度了解 , 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投资虚拟货币的名义 , 实施诈骗、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犯罪 。 而投资者一旦遭受财产损失 , 则难以有效维权或挽回经济损失 。
此外 , 一接近监管人士告诉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 当前 , 监管针对虚拟货币非法交易行为 , 主要通过支付结算方面发现问题、切断端口、从严打击 。 整体原则是 , 任何虚拟代币交易行为均不允许;配合支持虚拟代币交易的任何附属行为也均属违法 , 不管怎么变形 , 均要被严打 。
目前 , 也有不少支付机构在加码排查虚拟货币非法交易情况 , 已有用户因为虚拟货币交易导致支付账号被冻结的情况 。
多位分析人士一致认为 , 当前 , 比特币没有真实价值支撑 , 相关交易纯属投机炒作 。 一方面 , 消费者需提高防范意识 , 切勿盲目跟风;另一方面 , 暴涨暴跌行情下 , 建议监管部门加强针对性监管 , 能在最大限度上警示投资者炒作交易风险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岳品瑜 刘四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