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要积极推进大跨度的学科交叉融合 , 积极推进大范围的学术界与产业界的融合 , 让人工智能更加安全、可信与可靠 , 不断提升人工智能可解释性和透明性 , 努力在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上进行源头性、颠覆性创新 。 ”
12月18日 ,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首届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上公开表示 , 大学要正确指引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 不断创新人工智能的理论与技术、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
邱勇表示 , 人工智能的思想源自大学 , 经过近70年的发展 , 人工智能已成为第4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和引领性技术 , 正引发链式反应般的科学突破 。 但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带来了许多新的治理挑战 , 让人们在法律规范、道德伦理等方面感到焦虑和不安 。 作为人工智能思想的起源之地、社会进步发展的创新之地、人类未来希望的孕育之地 , 大学要在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方面开创新局面 , 展现新作为 。
他认为 , 大学要正确指引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 。 “大学在塑造人工智能价值与伦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 要以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 , 深刻地认识人工智能对人类生活方式 , 甚至社会结构产生的深远影响 , 不断强化以人为本的价值观 。 ”
他介绍 , 2020年6月 , 清华大学成立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 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展开研究 , 努力构建公正合理的人工智能国际治理体系 , 为应对全球重大挑战提供智力支撑 。
邱勇提到 , 大学要不断创新人工智能的理论与技术 。 “总体上讲 , 人工智能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 人们对于智能的本质和机理的认识还不够深刻 , 不够全面 , 尚未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 。 很多基础性、共性的问题 , 尚未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 ”
邱勇说 , 大学要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全球合作 。 人工智能的发展有赖于荟萃全人类的智慧 , 有赖于世界范围内学术界的通力合作 。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 。 任何一所大学 , 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关起门来搞创新 。 大学在开展人文交流和国际合作上具有天然的优势 。 要积极搭建沟通平台 , 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对解决全球性问题的独特作用 , 推动形成各种形式的人工智能国际交流合作 。 ”
首届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由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AIIG)主办 ,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作为国际机构提供支持 。
【伦理|聚焦AI治理|邱勇:大学对塑造AI价值伦理有不可替代作用】(本文来自澎湃新闻 , 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推荐阅读
- 四平|智慧城市“奥斯卡”揭晓!祝贺柯桥客户荣获2021世界智慧城市治理大奖
- 殊荣|蝉联殊荣!数梦工场荣获DAMA2021数据治理三项大奖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矩阵|聚焦快递末端痛点 国内首款无人驾驶快递物流车在中通启动应用场景内测
- 器件|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领域
- 前瞻|6G、量子计算、元宇宙……上海市“十四五”聚焦这些前沿新兴领域
- 治理|与沪同行,共造国际数字之都
- 银行|聚焦“财富管理”首届中信银行APP节全程直播
- 数据|聚焦解决 “卡脖子”问题 三六零旗下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纳入新序列
- 车路|首份聚焦AI助力“双碳”目标报告发布:到2030年将推动交通减碳7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