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真的不能种菜!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特产”催热概念股


来源:人民视觉
12月17日凌晨 , 出征三周有余的嫦娥五号“胖五”完成了我国首次月球采样之旅 。 在最后一棒 , 嫦娥五号返回器通过“半弹道跳跃式再入返回”技术方案两次进入大气层 , 成功穿越了大气层 , 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 。
对于此次采回的样品 , 12月17日下午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 , 国家航天局副局长、探月工程副总指挥吴艳华介绍 , 嫦娥五号取回的部分月球土壤将入藏国家博物馆 , 向公众展示 。 另外 , 余下一部分月壤将用于科学研究 , 并且依据国际合作的公约和多边、双边的合作协议 , 与有关国家的科学家共享 。
从人类登月历史来看 , 在1969年至1976年期间 , 美国阿波罗”完成了6次载人登月 , 苏联“月球号”完成3次无人登月任务 , 分别带回了月面300多千克和300多克样品 。 在那之后 , 人类已经有44年没有获得过月球样品 , 直至嫦娥五号再次重启探索月球之旅 。
除在航空史上实现里程碑式的进步外 , 带回月球“土特产”的嫦娥五号也将进一步揭开太空奥秘 。
“假使我国将来要在月球建立临时科学站 , 或者是建立定居点 , 那么届时我们也需要对月球上的资源进行普查 。 若是现在就对其进行研究 , 未来或许便可在开发月球的过程中就地取材——直接在月球上开采资源并加以利用 。 ”航天技术学者黄志澄向时代财经表示 。
而来自月球的“土特产”目前将作何安排?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庞之浩、《国际太空》杂志主要编审庞之浩向时代财经透露 , 月球样品将交给国家天文台应用系统的科学家在新的存储室和研究室用多种先进科学设备研究 , 于12月19日举行移交仪式 。
自17日凌晨至发稿前 , 有关航天及土壤检测等概念股迎来一波小涨 。 18日上午 , 航天装备概念股钢研高纳、天箭科技、航天动力等涨幅均在3%以上 , 其中钢研高纳尾盘股价创近日新高 , 涨幅达6% 。 不过 , 相关土壤环保检测概念则反响平平 , 开盘于1%上下波动 , 收盘时整体飙绿 。
【土壤|真的不能种菜!嫦娥五号带回的月球“土特产”催热概念股】月壤的价值
不同于过去嫦娥系列太空探索任务 , 嫦娥五号完成了落月采样 , 收集了2千克足量月壤 , 并送回了地球 。 相较于嫦娥一号二号的绕月、三号四号的落月 , 还有五号试验卫星T1绕月返回 , 嫦娥五号的任务更复杂 。
而嫦娥五号成功完成月壤采样返回 , 中国也成为了继美国和俄罗斯之后第三个实现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 。
一个关键的疑问在于采集月壤的意义 。 事实上 , 美国和俄罗斯的先行试验给予了一些参考 。 先后登月采集土壤样本后 , 美国和俄罗斯都针对样本进行大量研究 , 产生了大量的科研成果 , 对人类对月球地质演化的破译起到了十分宝贵的作用 。
比如美国1969年发射的阿波罗11号带回的土壤样本 , 通过对月面土壤样品的分析 , 科研人员确定 , 月面上土壤由微小的桔红色玻璃形式颗粒构成 , 这些颗粒一般富含铝、硫和锌 。
他们也发现 , 在月面土壤和岩石中可以制取水和氧 , 因为月面土壤和岩石中氧化铁的含量很高 。 这样就有可能在未来利用月面物质维持月球基地内工作人员的生命 , 并为登月飞行器补充燃料 。
1985年 , 科学家们通过对阿波罗带回的月球岩土样品分析 , 证实了月球上存在一种非常有用的核聚变原料氦-3 。
黄志澄曾向澎湃新闻指出 , 在核聚变反应中 , 氢的三种同位素与氦-3聚变释放出的能量是所有核聚变反应中最大的 , 因此氦-3是核聚变最理想的燃料 , “倘若我们此次成功完成采样返回 , 我国就可对月壤内的氦-3含量有一个明确的概念 , 也可就此作出是否要进一步开发的决定 。 ”
在美国和俄罗斯的实践基础上 , 中国此次土壤样本的采集有何进一步突破?
据了解 , 嫦娥五号落脚点是月球风暴洋的吕姆克山脉以北地区 , 这个地方距离之前的“阿波罗”和“月球号”的着落点都很远 , 因而采集回来的月壤可以让人类弥补月球历史研究中缺失的关键一环 。
“嫦娥五号带回的全新样品 , 对于研究月球表面的风化作用、火山作用和区域地质背景、区域地质演化方面很有意义 。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国家航天局探月工程三期副总设计师李春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
“我们会在实验室进行长期的、系统的对月球样品的研究工作 , 包括它的结构构造、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同位素组成、矿物特点和地质演化方面 , 希望能够深化我们对月球的起源、演化方面的认识 。 ”李春来说 。
航天概念股迎小幅上涨
发射、转移、降落、采样、起飞 , 对接、返回......从成功发射到安全返回 , 嫦娥五号准确无误地完成了五棒交接的38万公里地月往返全程接力 , 其后航天技术的进步也以各种形式呈现成功“破圈” 。
此外 , 随着商用航天的开放 , 越来越多航天赛道的玩家涌入资本市场 。 嫦娥五号的成功回归 , 于相关概念股而言亦有影响 。
时代财经观察发现 , 自17日凌晨至发稿前 , 有关航天概念股迎来一波小涨 。 18日上午 , 航天装备概念股钢研高纳、天箭科技、航天动力等涨幅均在3%以上 , 而至尾盘 , 钢研高纳和天箭科技继续上涨 , 涨幅分别达到6.12%和4.13% 。

图片来源:腾讯自选股App截图
公开资料显示 , 钢研高纳主要从事航空、航天等用材料中高温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 是国内航空、航天等用高温材料重要的生产基地 , 是国内高温合金及轻质合金领域技术水平最先进的企业之一 。
而天箭科技则是从事高端装备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 , 产品分为大功率固态发射机、新型相控阵天线、其他微波组件三类 , 广泛应用于雷达系统、卫星通信、测控等领域 。
两家涨势突出的航天题材企业背后 , 可以看到国内商用航天的一些新机会 。 不过 , 黄志澄向时代财经表示 , 国家战略定位的航天事件 , 目前还不能成为带动国内商用航天发展的动力 。
对于此次登月成果“月壤” , 相关概念股反响平平 。 18日上午 , 鸿达兴业、华测检测等国内知名的土壤检测上市公司还有小幅上涨 , 但尾盘除了华测检测都已全线飙绿 。

图片来源:腾讯自选股App截图
华测检测是国内综合性的龙头检测机构 , 主要从事工业品、消费品、生命科学以及贸易保障领域的技术检测服务 , 目前在国内拥有近30 家分支机构组成的业务网络 , 拥有化学、生物、物理、机械、电磁等领域的30 个实验室 。
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的一名土壤方向研究员向时代财经介绍 , 目前国内土壤检测上市公司基本业务都是污染物含量检测 , 而月壤则较为特殊 , “因为采集回来是要研究地球生命演化等等更历史性的议题 , 偏向地质研究 。 ”其表示 , 月壤等重要产品是否会交由第三方检测机构不得而知 , 但华测检测的综合检测业务能够服务于更多民用行业研究 。
该名研究员介绍 , 土壤检测可以看出元素和矿物质组成 , 分析陨石成分还可以分析地层演变 , 从而能够探测居住环境等人类所关注的更为现实的议题 。
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 , 除转载外 , 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 , 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 。 违反上述声明者 ,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 , 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