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42岁的王慧文从美团退休 他是王兴背后的关键先生
文章图片
图1/1
【新浪科技|42岁的王慧文从美团退休 他是王兴背后的关键先生】右一为王慧文
新浪科技 张俊
今年1月王兴的预告之后 , 美团的二号人物王慧文终于迎来了正式退休的日子 。
今年42岁的他 , 加入美团已满10年 。 作为王兴的创业合作伙伴 , 王慧文曾负责过美团从团购到外卖、打车、共享单车等各大业务 , 为如今市值高达1.6万亿港元的美团立下汗马功劳 。
随着王慧文的退休 , 美团也进行了各大业务线的高管交接 , 并成立了中高管发展部 , 增强高管梯队建设 。 但美团的下一个10年 , 王慧文并不会完全缺席 , 退休后他将继续担任美团董事 , 以及终身荣誉顾问等职位 。
“兴哥与老王”
在美团内部 , 王慧文的称号是老王 , 而王兴则被称为兴哥 。 两人早年就是清华大学的同学兼室友 , 人生轨迹更是在20多年间不断交汇 。
清华本科毕业后 , 王兴去了美国特拉华大学留学 , 王慧文则去了中科院声学所读研 。 2003年 , 王兴在美国接触到了SNS社交网络的新模式 , 他当即给王慧文发送邮件 , 希望一起退学创业将这个新模式引入国内 。
2005年 , 王兴与王慧文等人一起创办了校内网 , 虽然发展迅速 , 但2006年却被拥有更大资本实力的千橡互动收购 。 这也是后来一度被众多大学生热捧的人人网的前身 。
卖掉公司套现之后 , 两人各自开启了不同的创业路程 。 王兴创办了饭否 , 王慧文推出了淘房网 , 但两人的创业经历都不太理想 。
2011年 , 王慧文再度接受王兴的邀请 , 放弃淘房网加入美团 。 当时是美团刚刚成立的第二年 , 同时正身处千团大战 , 情形也并不乐观 。
拥有几次创业经历后的王慧文 , 也成为美团在团购大战中的冲锋手;并在后来一手创建美团外卖业务 。 无论是团购还是外卖 , 美团都成为了市场老大 。
王慧文并未停下开疆拓土的脚步 , 2017年上线的美团打车 , 就是他亲自负责;包括后来收购摩拜 , 他也是一手参与管理 。
不仅仅是业务线 , 作为联合创始人、高级副总裁 , 老王慧文还持续在美团的资本战略、公共战略、科技战略、组织战略、文化培育和人才发展等一系列议题上作出贡献 。
2018年9月20日 , 美团正式登陆港交所 。 王慧文也与王兴一起让美团走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
退休与交棒
据王兴透露 , 过去几年王慧文多次和自己讨论过退休计划 , 公司也为此一直在做准备 。
王慧文给出的退休理由是 , 一直以来都不能很好的处理工作与家庭、健康的关系;也处理不好业务经营所需要的专注精进与个人散乱不稳定的兴趣之间的关系;不热爱管理却又不得不做管理的痛苦也与日俱增;也一直担心人生被惯性主导 , 怠于熟悉的环境而错过了不同的精彩 。
“我心里有理解 , 也有不舍 , 但更多的是感谢和祝福 。 ”王兴在今年1月的内部信中说 , 他对王慧文的评价是 , 有共同志趣的同学和室友 , 是携手创业的搭档和并肩战斗的战友 , 更是可以思想碰撞、灵魂对话的一生挚友 。
作为创业元老 , 在企业成功上市财富自由之后 , 选择功成身退在中国互联网企业并不少见 。 但新旧管理层的交接对企业的平稳发展是一个考验 。
实际上 , 2019年王慧文就卸任了美团打车、摩拜等企业的法定代表人 , 开始了多项业务的交接 。 今年1月 , 王兴宣布启动“领导梯队培养计划” , 推动人才盘点、轮岗锻炼、继任计划等工作 。
对于当前的美团 , 虽然市值不断创下新高 。 但在外卖、酒旅等原有业务上面临着激烈竞争 , 同时也在出行、餐饮B2B、社区团购等新业务上处于投入期 。 创业元老离去之后 , 仍然需要新鲜血液继续守土开疆 。
在今日王慧文正式退休的同时 , 美团也进行了一系列架构调整 , 将王慧文负责的业务和向他汇报的高管重新调整 。 同时为了加强对中高级管理者的培养发展、选拔调动、评估任用、考核激励 , 美团专门成立了“中高管发展部” 。
根据王兴在今日的内部信中所说 , 退休后的王慧文也将继续担任美团董事 , 并任美团终身荣誉顾问、互联网+大学特别讲师 , 以一种角色助力美团的战略规划、组织传承和人才发展 。
今年9月 , 王慧文曾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讲述了自己的人才观 。 他认为 , 这个社会最稀缺的是“π型人才” , 当一个人在两个领域里有认知时 , 产生的威力不只是1+1 , 是1后面加个0 。
王慧文还透露 , 美团后续的人才培养和引进思路 , 要让校招人才比重逐渐上升 , 成为主要的人才供给 。 同时美团的高阶管理者 , 后续会减少空降 , 给予内部员工更多的机会 。
推荐阅读
- 产品|泰晶科技与紫光展锐联合实验室揭牌
- 空间|(科技)科普: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探索宇宙历史的“深空巨镜”
- 相关|科思科技:无人机地面控制站相关设备产品开始逐步发力
- 机身重量|黑科技眼控对焦23年后回归,升级! 江一白解读EOS R3
- 公司|科思科技:正在加速推进智能无线电基带处理芯片的研发
- 项目|常德市二中2021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再获佳绩
- 视点·观察|科技巨头纷纷发力元宇宙:这是否是所有人的未来?
- 技术|聚光科技旗下临床质谱仪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
- 视点·观察|科技股连年上涨势头难以持续:或已透支未来涨幅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