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快递业常态化防疫调查:疫情下包裹安全谁来保护?( 四 )
得知这个情况后,天猫超市与菜鸟迅速启动应急救援联动机制,与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取得联系,调拨应急物资 。首批物资在需求发出后4小时内就抵达浙大紫金港校区,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进行登记后,再由菜鸟无人车“小蛮驴”在校内进行无接触配送 。
在末端配送中,现代化科技手段大显身手 。在“最后100米”的末端配送环节,无人配送车“无接触、自动化、全天候”的优势凸显,能有效减少人员接触,降低疫情传播风险 。
“基于安全考虑,校园快件一般不配送到宿舍楼,都是师生去快递站点或校园门口自取 。无人车的投入使用让师生们以更省力的方式拿到包裹,很受欢迎 。”顺丰科技产品经理胡晶告诉采访人员,无人车可以实现不同场景下末端小哥配送运力的补充,也最大限度减少人与人之间近距离接触,确保配送安全 。
无人配送在因疫情封控的小区中,发挥了很大作用 。“在小区封控期间,智能快递车能根据货物量、社区需求等进行全天24小时随时配送,最大程度满足居民需求 。”京东物流智能驾驶运营负责人曲丽丽告诉采访人员,此前北京市海淀区海淀街道芙蓉里社区出现疫情,为了保障社区居民在封控期间的生活物资需要,京东物流应街道需求,紧急调拨智能快递车 。京东物流工程师绘制社区内地图后,智能快递车迅速上岗,在社区内实现无接触配送,居民只需根据电话或短信通知,下楼取货即可,既减轻了社区志愿者压力,也减少了人员之间的非必要接触 。
今年11月份,京东在全国25座城市的近400辆智能快递车与京东小哥并肩作战,不仅成为抗疫保供的重要力量,送达单量也较去年同期提升2倍多 。
事实上,随着疫情防控常态化,消费者在收寄快递时的防疫意识越来越强,无接触配送也逐渐成为共识:有些用户直接让快递员把快递放在门口,用酒精喷雾简单消毒后才会拿回家;有的则会选择智能快递柜,在取件时还会特意戴上手套、备着酒精湿巾等随时消毒 。
按照国家邮政局此前部署,2021年快递业务旺季自11月初至2022年春节(2月1日)前夕,共计92天 。12月8日,国家邮政局快递大数据平台实时监测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已达1000亿件 。
为确保行业旺季平稳运行,国家邮政局明确提出,全系统全行业要统筹疫情防控与行业发展,统筹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统筹前端与后端平衡,继续发挥“错峰发货、均衡推进”的核心机制作用,坚持以疫情防控和生产运营并重、保障质量与安全运行并重、末端稳定与维护权益并重 。
“优化末端投递配送模式是行业做好疫情防控的重中之重 。”赵国君表示,末端投递时要尽量减少人员面对面接触,根据不同场景创新投递方式,尽量与客户协商使用智能快递柜、驿站、无人车配送等形式完成投递作业 。同时,在揽收、中转、运输、配送等生产作业全程要做好信息化工作,保证各类信息可溯源 。
推荐阅读
- 数字化|零售数字化转型显效 兴业银行手机银行接连获奖
- 区块|面向2030:影响数据存储产业的十大应用(下):新兴应用
- 苏宁|小门店里的暖心事,三位创业者的雪域坚守
- |南安市交通运输局:履行行业监管职责,扎实推进公路工程中介服务专项整治
- IT|95306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升级上线 可24小时办理货运业务
- 公司|外媒:2021,人类太空事业的重大年份
- 国家|2022上海国际热处理、工业炉展览会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研究院|传统行业搭上数字化快车,施工现场变“智造工厂”
- 视点·观察|科技行业都在谈论“元宇宙”,可是它还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