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进击,B站快跑


|西瓜进击,B站快跑
文章图片
图1/6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 何旭
来源:海克财经(ID:haikecaijing)
视频弹幕平台哔哩哔哩(即B站)近日在上海举办了一场以“崛起的一代”为主题的年度营销大会 , 除了延续一年前确立的“万物皆可B站”的方向 , 本场大会还提出了更多商业化玩法 , 其中包括加大对直播的投入、加强AI算法以及与品牌方更为紧密的合作等 。
如果把搭建社区生态比作一个人的成长 , 那么此刻的B站已接近成年时段 。 确切讲 , 2020年年初以来 , 无论是用户规模、品牌影响力 , 还是变现能力 , B站都上了一个台阶 , 而这当中其盈利模式的演进尤为值得一提 。
与爱优腾等巨投巨亏的长视频平台相比 , B站的成绩要好看很多 。 依据2020年11月19日发布的2020年第三季度财报 , 报告期内B站营收32.3亿元 , 同比增长74%;月均活跃用户1.97亿 , 同比增长54% , 其中2020年8月月活突破了2亿 。 从这两组数字看 , B站似乎正在起飞 。
事实上将B站横比爱优腾并不准确 , 因为对于很多用户来说 , 爱优腾更像是相差不多的内容消费工具 , 但B站的核心是社区;同时也很难将B站和国外类似产品对标——它的确更像YouTube , 但在商业模式上 , 它又与YouTube存在较大差异:众所周知 , 如果规则不改 , 那么至少贴片广告是无法为B站创造可观营收的 , 而这却是YouTube的制胜法宝之一 。
更进一步讲 , 不仅贴片广告因早前承诺难以大展拳脚 , 考虑到社区用户体验 , 当前整个广告模式 , 包括信息流广告等 , 都是B站理应相对谨慎推进的盈利模式 , 同为社区的微博 , 其广告的泛滥芜杂对用户体验的伤害已有公论;同时 , 爱优腾等长视频平台靠砸钱抢版权抢用户抢市场的路径 , 一来很难匹配B站调性 , 二来投入产出比并不理想 。 看下来B站未来能否发展出更为壮阔的图景 , 能否开掘出足具魅力的商业化金矿 , 重点看它能否走出一条独特而成功的道路 。
【|西瓜进击,B站快跑】留给B站文火慢炖、小步快跑的时间已经不多 。 能够看到 , 长、中、短视频平台间的界限 , 随着2020年以来各方竞争的加剧正日渐模糊 , 多种视频产品形态彼此融合嵌套已然成势 , B站的强劲对手肉眼可见地多了起来 。
字节跳动即为其中一支生猛力量 。 目前二者已多有碰撞 , 而且相信这仍只是前奏 。 这里仅举两例:2020年6月 , 字节跳动旗下抖音、西瓜视频、今日头条等平台 , 与Netfix全球同步首映日本动漫电影《无限》(又称《想哭的我戴上了猫的面具》) , 迈出了其在动漫品类进击的重要一步;两个月后的2020年8月 , B站入股欢喜传媒 , 这被认为是给了曾与欢喜传媒因影片《囧妈》而有过甜蜜牵手的字节跳动反向一击 , 同时意味着B站要以大阵仗进入三次元现实世界了 。

|西瓜进击,B站快跑
文章图片
图2/6

左手要用户体验 , 右手要营收增长 , 在竞争对手的炮火步步逼近而社区氛围被指已异化严重的当下 , B站商业化探索的下一步 , 显然需要更多创新 。
如何用爱发电
B站曾在购买了版权的番剧前插入贴片广告 , 最后引起的风波使得B站董事长兼CEO陈睿不得不上知乎作出一番解释 。 可见B站很难将纯粹的贴片广告作为营收重要一环 。
实际上 , 那一年 , 也就是2016年 , 正是B站全面探索商业化的起步之年 。 彼时陈睿已加入B站两年 , 作为一名老船长 , 他的职责是使B站公司化、专业化 , 而构建合理的商业模式 , 自然是其中关键部分 。
除了在贴片广告的问题上面临过巨大争议 , B站的其他尝试算得上成功 。
游戏是B站最快实现营收的领域 。
曾在2019年掀起西瓜视频挖角这一话题的敖厂长 , 早于2013年就成了B站知名up主 。 他是游戏自媒体人 , 经历过贴吧、土豆及优酷时代 。 在B站这个主打ACG和弹幕的网站 , 敖厂长的自制内容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传播放大 。 他留了下来 。 那个时候B站甚至还没拿到第一笔风投 。
正因为吸引了大批的游戏爱好者 , B站得以在2013年年末成功运营了一款名为《崩坏学园2》的页游 。 该游戏发行方米哈游后来曾表示 , 他们对比过B站和91助手的引流数据 , 发现以后者为代表的传统游戏投放渠道效果不甚理想 , 而后者与该游戏契合度很高 。
这推动形成了B站首个收入模型 。 B站此后发行的多款游戏 , 多为动漫二次元这一类别 。

|西瓜进击,B站快跑
文章图片
图3/6

沿着这条路探索 , B站在2016年代理的卡牌游戏《Fate/GrandOrder》(命运/冠位指定)大获成功 , 它成为B站此后迄今4年多来最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 。 这也使得在早期B站用户中间有了一种说法 , 那就是B站FGO用户的氪金(海克财经注:氪金特指在网络游戏中的充值行为)养活了视频业务 , 同时 , 外界也开始调侃 , 靠着游戏成功的B站 , 几乎成了个小腾讯 。
将FGO和腾讯的现象级手游《王者荣耀》对比 , 不难得出两者的异同:FGO是扮演类 , 不主打社交 , 更强调故事的精彩和人物造型的精美 , 这也是B站在面对强势大厂竞争时走出的差异化之路 。
“用爱发电”的问题在2016年年初得到改善 。 2016年1月15日 , B站上线了“充电计划”功能 , 支持用户给up主打赏 。 这有点类似微信公号赞赏功能 , 说明B站开始重视内容生产者贡献 , 尽管它可能仅起到一点鼓励的作用 。
随着优质内容逐渐成为各平台方争夺的目标 , B站不少up主在此后成为了其他平台挖角的对象 , 当然B站也会从其他平台进行挖角 , 这是后话 。
也正是这一年 , B站开始推出付费大会员产品 。 单月购买需人民币25元 , 这个价格甚至高于爱奇艺涨价后的价格 , 但B站用户似乎并未表现出比贴片广告出现时更大的争议 。

|西瓜进击,B站快跑
文章图片
图4/6

陈睿在2019年曾详细分析过B站几种收入模式 , 他说 , 游戏收入和用户量的大小不是正比 , 但广告、直播付费和会员这三项 , 是随着用户量的增长而增长的 。
很明显 , 从B站各方面布局来看 , 它并非想成为一家专门的游戏公司 , 这也并非创始人徐逸或后来全力操盘B站的投资人陈睿的初衷 。 游戏业务所占营收的比例在缩小一直是B站财报重点提及的内容 。
广告营收最看重的价值是流量或单个用户价值 , 就前一项来说 , 多数APP都很难和一些国民级应用相比 , 可深耕的也就是单个用户价值 , 拿B站来说 , 就是B站在开辟品牌广告市场时一直强调的B站年轻用户的价值 。
广告业务有天花板 , 而且它与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关 。 在经济下行、信息流广告投放规模收缩、市场竞争激烈的当口 , B站营收的主要发力点 , 最后又落到了增值业务上 。
B站2020年Q3财报显示 , B 站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 116% , 达 9.8 亿元 , 仍为B站第二大收入来源 , 且月均付费用户数实现了同比 89%的增长 。 和游戏、广告业务比起来 , B站增值服务的想象空间明显更大 。
这也是B站一直努力破圈的动力来源:把用户规模做大 。
作为一个兼具UGC和自制模式 , 融合了YouTube和Netflix功能的兴趣社区 , B站在考虑保持社区文化氛围的同时 , 又要考虑将其更具潜力的会员模式发展壮大 , 这并不容易 。 这也就导致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 , B站其实一直都是在两股力量的驱动下向前发展:一个是守住社区文化 , 也即核心竞争力;另一个是在此基础上 , 触达更广泛的用户群 。 这两方面的努力也都在经受着考验 。
逐步走出舒适区
2019年 , B站up主被挖角 , 不断成为社交媒体热议事件 。
细究则不难发现 , 相关迹象远早于此 。 在各内容平台纷纷获得投资及资源 , 得以大力发展的时候 , B站up主跳槽的暗流已经涌动 。
2017年10月 , 在发布了一系列播放量几十万的搞笑视频后 , 名为“404NTFounD”(以下简称404)的up主制作了一系列和老外玩某游戏的视频内容 , 由于视频有趣搞笑 , 很快火了 , 播放量一跃达百万级 , 这在2017年是不多见的 。
但在发了几个系列视频后 , 404发出一则准备在虎牙开直播的通知 , B站很快作出反应 , 称404违约 , 随后 , 404曝光了更多和B站及虎牙的沟通细节 。
孰是孰非暂且不论 , 但这透露了一个信号 , 随着UGC社区逐渐发展 , 更高质量的内容不断出现 , 对up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 , 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的up主 , 也在思考更好的商业回报 。 各大平台的内容比拼 , 实际就是全职up主创作能力的比拼 。
2019年 , 这种抢人现象更为明显 。 与B站争抢的 , 主要是也致力于做UGC社区的西瓜视频 , 更准确来说 , 是字节跳动系产品 。 游戏up主敖厂长的跳槽 , 堪称当年系列挖人事件中最大一波浪 。
一年之后 , 跳槽现象持续 。
2020年6月 , B站财经up主“巫师财经”宣布将在其他平台发内容 , 在他的说明视频中 , 也明确提到了商业回报的问题 。 同一时期 , B站有300多万粉丝的搞笑up主“毒角show”的去向也成为粉丝议论的焦点 。 有知情人在评论区留言 , 称“角角”已和某平台独家签了约 。 某平台 , 指的就是西瓜视频及抖音 。 在那里 , 毒角show依然频繁地更新着自己的内容 , 目前已有了2千多万粉丝 , 差不多是其B站粉丝的8倍多 。
2020年9月 , 在B站火起来的外国up主“信誓蛋蛋”在西瓜发了新视频 , 视频中他表示 , 西瓜想赞助自己两年 , 且同意让他们自由做内容 。 知乎上一位用户据此评论 , 一位粉丝量这么大的 , 在B站拍了这么多年视频的up主 , B站没有把握住 , 可惜 。
B站在2020年的品牌破圈行动广为人知 , 但B站第一次破圈发生在更早之前 , 那时是从二次元往兴趣社区破圈 。 而以上提到的诸多知名up主 , 实际也是B站第一次破圈后的“成果” 。 他们的相继流失 , 也在撼动着B站社区的底层结构 。
B站2017年第四季度财报曾提到B站浏览人数最多的5个垂类 , 排名第一的是生活区 , 兴趣社区已然形成 。 而此前 , 在B站还没出圈时 , 它更广为人知的特有内容是搞笑弹幕和鬼畜视频 , 这类带有讽刺性与戏谑的内容 , 成为社区独特文化 。
也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文化 , 让B站在对up主没有多少扶持力度的时候 , 依然对他们形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 也正因庞大年轻群体的青睐 , B站才有在其他领域持续探索的可能 , 并衍生出众多商业模式 , 比如游戏、电竞、电商等 。

|西瓜进击,B站快跑
文章图片
图5/6

对动漫热爱的基因决定了B站最初的文化 , 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构成了B站第一次的破圈 , 慢慢形成了之后的兴趣社区 。 这是B站的基本面 。
但和国内众多社区一样 , 当B站决定与更广阔人群建立连接时 , 一些约束也便不期而至 。 B站持续破圈的同时 , 其社区文化也在悄然改变 。 这种变化 , 既是被动的 , 也有被动下的主动 。
伴随着各种“小学生弹幕”、粉丝掐架等相关争议事件 , B站在壮大的同时 , 也承受着质疑 , 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原有的社区氛围 。 今天 , 流传自B站 , 类似“Are you ok”、“duang”之类的热门网络内容在减少 , 一个因搞笑弹幕和鬼畜文化繁盛起来的社区 , 终于成长为一个泛化而谨慎的内容平台 。
当原有特质被削弱 , 终于要面对来自现实世界更多的竞争时 , B站亟需加大自己的竞争优势 。 这也就导致原先无需任何特殊手段 , 就可吸引到up主源源不断贡献创意的B站 , 不得不做出更多的改变 。
和字节系习惯性地撒钱扶持创作者不同的是 , 以往的B站在这一方面并不高调 , 至少在撒钱这一点上 , 一向声音不大 。 但B站其实也一直在实打实地扶持创作者 , 且力度有增无减 。 在商业变现上已展开越来越多探索的B站 , 需要稳住基本面 。
是潜力也是冒险
敖厂长最终回到了B站 。
在2020年7月发布的回归视频中 , 敖厂长说 , 平台能够给予的支持 , 不仅仅是钱 , 还有基于共同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与反馈 。
时隔两年4个月 , 404也回到了B站 , 他在虎牙的内容已停止更新 。
有人回归 , 有人则一去不返 。 巫师财经跳槽西瓜视频后发布的内容 , 大多有超过500万人观看 。

|西瓜进击,B站快跑
文章图片
图6/6

也有新来的up主似乎无法适应 。
2019年年底 , “斗鱼一姐”冯提莫宣布签约B站 , 外界对此更多的猜测是 , B站打算在游戏直播领域迎头赶上 。 这一点陈睿在之前的采访中也提到过 , 他曾说 , B站对直播不够重视 , 也曾间接表露称 , B站是有机会做成中国最大游戏直播平台的 。
冯提莫最近在B站发的3个视频 , 平均浏览量仅7万多 , 相比一些大的up主 , 这实在算不上火 。 2020年下半年以来 , 冯提莫破百万播放量的视频只有一个 。 她的到来 , 可能并没有实现B站所期望的效果 。 互联网内容平台曲折复杂的挖人事件几经上演后 , 现实正在告诉人们 , 不同的平台 , 的确有不同的基因 , 有不同的生长逻辑 。
就海克财经观察 , 目前很多up主是在B站和西瓜视频同时更新内容 , 有网友评论称 , 还是在B站配合弹幕服用效果更佳 。
可见尽管一再被质疑“变了” , B站依然有其护城河 。 在2020年6月举行的B站11周年庆典上 , 陈睿为此提供了更多论据 , 他说 , B站已成为全世界番剧最多的平台之一 , 年轻人依然喜欢留在B站发弹幕 。
B站也已开始升级对up主的激励计划 。 2020年7月 , B站上线了花火平台 , 应该说 , 这是在发布了各种激励计划后 , 真正有可能吸引全职up主的商业化尝试 。 一向在广告变现上保守克制的B站 , 最终还是跟随了快手、抖音们的步伐 , 大力扶持内容供给端 。
刘强东曾在2007年作出京东在3C产品的基础上 , 进行全品类扩张的战略决策 , 时人多有议论 , 目前来看 , 这个决定成为了京东向前跨越的关键一步 。 很明显 , 经营社区的B站也走到了这一步 。 永远不要长大的想法很幼稚 , 不发展就是死 , 陈睿多次如是表达 。
吸引来2亿月活用户之后 , B站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了增值服务的探索之上 , 其重头戏是大会员业务 , 这便踏入了一条和爱优腾、西瓜视频等同场竞技的赛道 。 可以预见的是 , B站必会在增长的路上继续狂奔 , 而随着它相继与欢喜传媒、坏猴子等内容公司达成合作 , 有了更多吸引三次元用户的资源 , 对用户的争夺之战将是激烈的 。 尽管陈睿曾表示过 , 多年前厌倦和360打仗 , 但毫无疑问 , 此时的B站 , 不管陈睿愿不愿意 , 都已走在一条战斗的路上 。
如何在捍卫已有领土的基础上进行扩张?如果因为变化 , 导致核心用户流失怎么办?许多社区在扩张的过程中丢失了核心的东西 , 社区原有的文化荡然无存 , 新的居民和文化也未形成 , 最终导致社区消亡 。
同样是在11周年庆典上 , 陈睿正面回答了“B站变了”这个话题 。 从他长达40分钟的演讲中不难发现 , 对于上述两个问题 , 他已有过思考 。 B站的基本面不能变 , 这也是B站所有商业模式得以建构的基础 。 同时陈睿表示 , 变化是必然的 。 抛掉变与不变的说法 , 他更愿意向外界提及的是B站的使命 。
B站下半场正在开启 。 这是它与更多年轻人的相遇 , 也是一次关于生存的冒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