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盲盒+”模式快速裂变 “惊喜经济”引爆年轻潮玩市场


证券时报网|“盲盒+”模式快速裂变 “惊喜经济”引爆年轻潮玩市场
文章图片
图1/1

_原题是:“盲盒+”模式快速裂变 “惊喜经济”引爆年轻潮玩市场
证券时报采访人员 严翠
罗曼·罗兰说 , 世界上有一种英雄主义 , 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 《阿甘正传》中说 , 人生就像一盒各式各样的巧克力 , 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将会是什么口味 。
或许正是这种对生活的执着热爱 , 与对未知的探索与尝试 , 以及由此带来的惊喜与快乐 , 催生并催热了盲盒经济 。
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人员调研发现 , 当下 , 盲盒之风席卷生活的方方面面 , 各商场、文具礼品批发市场、阿里淘宝京东等电商 , 盲盒注定是新近热点与销量大增品类 , 与此同时 , “盲盒+X”模式正快速裂变 , 它作为一个创新的销售形式正由潮玩市场快速拓展至文具、服装、美妆、数码、考古、食品等各领域 。
但毋庸置疑 , 盲盒只是各界切入年轻人潮玩市场的一个初级入口 , 盲盒的本质仍然在IP和产品 。 在中国 , 这样一个专注于年轻人的千亿潮玩市场刚刚起步 , 随着泡泡玛特的二次上市大涨 , 它成为舆论焦点 , 各方对此褒贬不一 。
盲盒销量大增
12月中旬的一天 , “盲盒第一股”泡泡玛特刚刚完成在香港二次上市 , 市值突破千亿港元 , 彼时 , 深圳已入冬 , 不过寒冷的天气并未能打消人们前往深圳市最大型的文具玩具交易中心——深圳市笋岗文具玩具礼品批发市场的热情 。
或许有圣诞、元旦、春节等节日临近元素加持 , 整个市场内外洋溢着浓浓暖意 , 车水马龙 。
与往年不同的是 , 在笋岗文具玩具礼品批发市场一些玩具、文具批发店铺门口及室内 , 整齐地摆放不少盲盒产品 , 它们有盲盒钥匙扣、盲盒玩偶、盲盒文具、盲盒笔盒等 , 大都摆放在了店铺非常醒目的位置 , 价格5元至59元均有 , 品牌层次不一 。
有人怀着好奇心打探着各店铺的盲盒产品 , 但工作人员们几乎都忙得无心欢迎潜在新客户 , 照旧整理产品、打包、接电话 , 有人咨询便顺便回答下 。
“这个59元一个 , 批发六折 。 ”“这个最近我们卖的特别好 , 我自己前阵子也拿了些给小朋友班上同学做礼品 , 一个系列有12个玩偶 , 你拿多少 , 拿多可以5元一个 。 ”“盲盒就是这样 , 你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 但如果你确实想拿 , 我们这有拆开的一两个给你看看 , 大致知道是什么东西 。 ”……各商家工作微信近期发布的也都是各类盲盒新品 , 一时间 , 盲盒的市场热度溢于言表 。
在深圳福田区某大型商业广场生活日用品层 , 盲盒乃当下潮流热品之属性依然难掩 。
在这一层内 , 设置有一家泡泡玛特旗舰店 , 不足100米处有一家泡泡玛特机器人商店 , 另外紧挨着的几家礼品玩具杂物店 , 如名创优品、九木杂物社等进口门都摆放着各类盲盒产品 , 生产厂家有如泡泡玛特、奥飞娱乐 , 也有其他小厂或日韩产品 。
泡泡玛特旗舰店工作人员向采访人员介绍 , 这家旗舰店是在今年6月进驻该商场的 , 进入后销售就一直比较好 , “有的顾客一拿就拿一个系列 , 因为这样不会重复 , 喜欢的款式都有 , 而且还有可能抽到一个隐藏款 , 但价格就是拿再多都是一样的” , “这里面除了29元一个的徽章抽到自己不喜欢的可以拿来换 , 其他产品都不能换” 。
尽管热度空前 , 但各商家盲盒销售处醒目地摆放着“盲盒销售须知” , 提醒售出概不退换等 , 可见 , 盲盒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 。
“盲盒还没出来 , 设计师太忙了 , 合作伙伴好几个在催呢 , 我也好期待 。 ”近日深圳一位潮玩企业负责人也向采访人员透露 。
今年“双11” , 泡泡玛特天猫旗舰店斩获高达1.42亿元的最终销售额 , 成为玩具类目中首家“亿元俱乐部”成员 。 据悉 , 泡泡玛特的主要消费群体由15~35周岁具有高消费能力 , 且热衷分享与展示的年轻人组成 , 女性居多 。
中国内贸批发平台1688数据也显示 , 2020年12月上半个月 , 盲盒及衍生品的平台成交额是11月同期的2.7倍 , 加工定制的买家数量同比增长了300% 。
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11月30日 , 今年中国内地新增260余家潮玩相关企业 。 目前 , 内地至少有800家潮玩相关企业 , 且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 。
引爆“惊喜经济”
盲盒起源于日本福袋 , 可追溯至上世纪80年代 , 国内也早有各种形式的扭蛋、盲盒等产品 , 2019年被誉为“盲盒元年” 。
它之所以吸引人 , 是因为玩家只有购买后才知道自己买到的是什么 , 而正是这种不确定性 , 成就了玩家购买产品的快乐、惊喜 , 或者不满足带来的复购欲 。
目前 , 各界普遍说的盲盒 , 为潮玩领域的盲盒 , 即外盒未标明是何物 , 内部产品普遍为各类玩偶的盲盒 , 因为一系列盲盒一般有十几款或几十款 , 所以它很容易成为新一代年轻人娱乐、交流、交换、以及购买的载体 。
但另一角度而言 , 盲盒本身也代表着一种创新的销售方式 , 目前正逐渐被文具、服装、美妆、食品、考古等各领域借鉴 , 一场由盲盒带来的“惊喜经济”正在各行业迅速裂变 。
以文具领域为例 , 盲盒在这一领域的渗透已相对非常彻底 。 目前市场各文具店普遍都有售盲盒文具 , 它们有单独的盲盒笔、盲盒橡皮擦、盲盒礼盒 , 总之是将各类文具以盲盒的形式进行了创新性包装及销售 , 且颇受学生、年轻人喜爱 。
“我最近购买了一些盲盒礼盒送给朋友 , 价格不高 , 每盒30元-50元左右 。 ”深圳一位女性告诉采访人员 , 她之所以选择盲盒 , 是因为送价格不高的盲盒 , 不仅送的是一点小心意 , 更代表着她在分享和传递一种快乐 , 一种崇尚未知、惊喜的快乐 , 一种同为年轻潮流人士的快乐 , 这样的礼品送出去不刻意 , 收礼者也很乐意接受 。
在食品领域 , 星巴克12月推出了圣诞盲盒——自主设计的7款小熊玩具 , 单价为108元 , 附赠到店消费的礼券 。 对于经常推出季节性周边的星巴克来说 , 盲盒是其首次尝试 , 目前在多个社交软件上可以看到盲盒广受好评 , 并且该系列隐藏款的出现率较高 , 许多购买者一次就能抽中隐藏款 , 消费体验得到较大满足 。 此前 , 瑞幸咖啡也曾推出刘昊然系列盲盒 , 不仅销售一空 , 还使得软件瘫痪 。
在家具领域 , 宜家12月也首次推出了圣诞节主题盲盒 , 形象是瑞典比约小熊 , 总共5款造型 , 分别是笔筒款、便签款、礼盒款、瓶塞款和隐藏款 , 实用性可爱兼具 。 但与其他商家不同 , 宜家盲盒不作为商品单独售卖 , 而是顾客在消费额度达到之后可以免费领取的礼物 , 每日限量发放 。
在淘宝网 , 采访人员看到以盲盒为中心的各类盲盒+X店铺林立 , 有考古盲盒店 , 购买的产品为考古类产品或用具 , 比如各种石头、挖矿锤子 , 有实物也有玩具产品;也有服装鞋类盲盒 , 每个盲盒价格均一 , 但鞋类或衣服款式不一;还有消费电子产品盲盒店 , 消费者最终购买到的产品有数据线、手机、耳机、充电器等;此外也有在线抽盲机 , 在线抽到什么将快递什么产品 , 一般显示不能更换 。 不过 , 有专业人士提醒 , 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盲盒产品时 , 要谨防购买到二手产品 , 比如一些旧手机、旧耳机、旧衣物之类 。
在阿里巴巴网站键入盲盒 , 会自动显示多个热门搜索 , 如盲盒空盒子、盲盒手办、盲盒玩具、盲盒定制、盲盒收纳、盲盒娃娃、盲盒自动售卖机等等 。
“对任何产业来说 , 盲盒只是一个营销的方式 , 它以其不确定性 , 可激发行业的活力与生机 , 随着盲盒+X范围越来越广 , 一些拥有自有IP的企业将可能获得更多IP授权的机会 , 变现能力提升 。 ”奥飞娱乐总裁助理兼玩具业务负责人蔡金顺向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人员表示 。
盲盒核心是IP+产品
“盲盒的重点还是盲盒里面的产品和IP自身带来的消费者情感体验 。 在一定程度上来说 , 盲盒仅仅是年轻人潮玩市场的一个入门级产品 。 随着对IP更多的认可和情感投入 , 用户对长在审美点上的高品质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 , 甚至会考虑其收藏的价值 。 ”奥飞娱乐总裁助理兼玩具业务负责人蔡金顺告诉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人员 。
蔡金顺介绍 , “盲盒”及“潮玩”是近年的新增长市场的关注点 , 奥飞娱乐旗下玩具品牌“奥迪双钻”在2019年开始试水儿童盲盒类产品 , 于去年6月推出超级飞侠眨眼、巴啦啦、小猪佩奇小人偶等盲盒系列 , 整体市场反馈不错 , 该系列产品销量超过了100万只 。 今年9月公司携手《阴阳师》游戏面向K12+市场推出由IP角色衍生的叠叠乐盲盒系列、Q版盲盒系列产品及手办产品 。 “阴阳师”盲盒产品上市后 , 一直是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 在第四季度 , “阴阳师”系列盲盒出货量大概在200万只 。
“企业做盲盒 , 准确地说 , 是做游戏、动漫IP类的衍生手办的潮玩业务 , 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意、设计与演绎能力、市场渠道能力、供应链优势等 。 ”蔡金顺表示 , 盲盒项目只是奥飞娱乐切入年轻人潮玩业务的第一步 , 当前K12+潮玩业务较公司整体业务规模来说 , 还是相当小的一部分 , 但公司已充分洞察到年轻人群的巨大消费潜力 , 以及互联网等新兴科技、年轻人新的消费习惯也在支撑着潮玩市场向前推进 , 因此未来公司将聚焦自身优势 , 探索和积累K12+潮玩业务行业经验 , 同时计划以公司自有IP , 如镇魂街、贝肯熊等年轻人熟知的IP , 作为公司K12+潮玩业务发力的第二梯队 , 进行二次创作 。
“公司在K12领域玩具、动漫领域已做到国内头部位置 , 未来我们希望将年轻人的潮玩市场打造成公司的第二个增长极 。 ”蔡金顺透露 。
在泡泡玛特的招股说明书中 , 公司也明确指出 , 泡泡玛特的核心业务即是IP 。 目前 , 公司运营着85个IP , 其中有12个自有IP , 包括Molly、Dimoo等;22个独家IP , 如Pucky等;51个非独家IP , 包括米老鼠、Hello Kitty、Despicable Me等 。 围绕这些IP开发出的各种潮流玩具产品 , 在2019年贡献了82.1%的收入 。
因此 , 除当下围绕IP进行产品销售外 , 如何围绕IP进行二次变现 , 已提上企业发展议事日程 。
奥飞娱乐方面向采访人员透露 , 奥飞正在规划游戏、动漫类头部IP的衍生可动手办、精品手办 , 甚至是IP衍生雕塑品等潮玩产品 , 同时陆续落地线下乐园等 , 公司将持续以IP为核心 , 推进“IP+”全产业运营的商业模式 。
据了解 , 泡泡玛特积极探索IP授权带来的额外变现机会 , 相关收入高速增长 。 2017-2019年IP授权费收入由70万元提升至1210万元 , 年复合增长率达315.8% , 占总收入比例由0.4%提升至0.7% , 2020H1授权费收入同比增长290.5%至820万元 , 占比进一步提升至1% 。 具体授权方面 , 公司先后将Molly授权给伊利、旁氏、卡西欧Baby-G、Za等 。
潮玩市场“毁誉参半”
盲盒近来颇受关注 , 与泡泡玛特香港上市大火有关 。 12月11日 , 泡泡玛特上市当日高开超100% , 目前市值已超千亿港元 。
数据显示 , 泡泡玛特毛利率从2017年的47.6%增至2019年的64.8% , 净利润在2017年至2019年3年时间内激增近300倍 。
另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 , 全球潮流玩具的零售市场规模预计会进一步增长至2024年的448亿美元 , 复合年增长率为17.7%;中国潮流玩具零售市场的增长更为快速 , 预期于2024年将增加至人民币763亿元 , 复合年增长率为29.8% 。
高毛利率、高增长、创新的销售模式、新兴的千亿年轻潮玩市场等因素吸引下 , 资本、上市公司纷纷抢滩 。
据悉 , 目前潮玩行业惊人增速 , 吸引了优酷、腾讯、哔哩哔哩等互联网企业纷纷推出潮玩产品以及富有潮玩元素的节目 , 红杉资本、创业工场等10多家基金公司也正在加速布局潮玩市场 。
此外 , 证券时报·e公司梳理发现 , 除前述泡泡玛特、奥飞娱乐外 , 近期不少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咨询上市公司在盲盒领域的布局 , 对此相关公司给予了回复 。
高乐股份表示 , 公司已设立专门的潮玩事业部 , 负责盲盒等产品的开发、市场推广和运营 。 目前公司已开发了迪士尼TSUM TSUM 甜品屋盲盒系列、彩虹屋盲盒系列、漂流瓶盲盒系列、魔法奇幻秀盲盒系列、木兰从军盲盒产品系列等 , 并已向市场推出 , 其中2020年下半年计划推出四个系列盲盒产品 , 2021年计划至少推出十二个系列盲盒产品 。
金科文化表示 , 公司围绕“会说话的汤姆猫家族”IP , 已通过自主研发与授权开发等多种形式推出了潮流鞋服、日用家居、智能玩具、儿童早教等多个品类的IP衍生品 , 同时 , 公司IP业务团队也在积极尝试盲盒等符合年轻消费群体的潮流单品 , 持续扩大IP衍生品的消费群体及品牌影响力 。
新北洋透露 , 公司智能微超产品可用于盲盒发售 , 公司已有客户采购智能微超等产品用于盲盒等潮玩类商品发售 。
开源证券在报告中表示 , 简单来说 , 盲盒的核心商业模式就是对“不确定游戏”的完美复制 , 即通过强IP属性产品吸引消费者 , 以抽盲盒独特销售模式激发好奇心 , 并通过抓住消费者对收藏的喜好来提升复购率 。
国盛证券再发研报表示 , 泡泡玛特为国内潮玩行业龙头公司 , 目前头部IP储备充足且处于渠道快速扩张阶段 , 未来增长确定性较强 。
但亦有人士对盲盒未来持观望或质疑态度 。 上海财经大学电商研究所执行所长崔丽丽接受证券时报·e公司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目前盲盒线上线下都有销售 , 围绕盲盒 , 在年轻人中尤其是Z世代即95后已形成了一种潮流 , 他们之间交流、互赠、互换等 , 甚至已引发二手交易或黄牛等 , 但其玩法跟博彩或者彩票相似 , 都是利用不确定性吸引客户 , “这对于不了解盲盒的人有吸引力 , 对于一些已经看透盲盒游戏规则的人而言 , 可能吸引力并不大 。 ”
【证券时报网|“盲盒+”模式快速裂变 “惊喜经济”引爆年轻潮玩市场】深圳一家民企CEO向采访人员表示 , 个人认为盲盒这种生意属于短期能获得利益 , 并非持续长久的生意 , 除非它获得的IP是独家并且众多用户喜欢 。 财务专家王耀武则表示 , 盲盒目前还处于萌芽阶段 , 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还不明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