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网|下架互联网存款之后中小银行需加强渠道建设

_原题是:下架互联网存款之后中小银行需加强渠道建设
见习采访人员 杜晓彤
互联网存款下架的势头还在蔓延 。
12月18日 , 蚂蚁集团将支付宝平台上的银行存款产品购买入口关闭 , 腾讯理财通也把接入的唯一一款银行存款产品悄然下架 。 据不完全统计 , 截至12月21日 , 已有京东金融、度小满金融、天星金融(原小米金融)、陆金所、携程金融、滴滴理财、美团等至少九个平台下架银行存款产品 。
采访人员注意到 , 尽管互联网平台正在争先恐后做出表态 , 但从监管方面来看 , 并未显示出对互联网存款“一刀切”的信号 。
据了解 , 蚂蚁集团此次下架银行存款产品所依据的“监管规范要求”是央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在11月、12月的两次讲话 。 孙天琦在讲话中梳理了中小银行互联网揽存可能增加流动性管理风险等问题 , 也批评了一些强势插手银行产品及服务的平台实质是在“无照驾驶”、开展非法金融活动 。
但孙天琦提出的监管思路 , 例如明确银行准入门槛、完善监管指标等 , 均以规范为主 。 他也在讲话中表示 , 要平衡好互联网金融监管和金融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 , 包容合理创新 , 降低市场准入门槛 , 促进市场充分有效竞争 , 提供更加便捷、优质、安全的金融服务 。 可见 , 兼顾用户获取银行存款服务的便利性和风险控制的政策才是监管所求 。
事实上 , 从此事也可一窥互联网平台与银行合作的强弱关系:对于互联网平台而言 , 关闭银行存款产品购买入口 , 只是减少一部分渠道费收入;但对于中小银行而言 , 尤其是部分银行从互联网平台获取的存款规模占其各项存款比重达83% , 如果这一客户来源被截流 , 也就意味着部分银行将面临大幅缩表的风险 。
这或许也是银行过去没有意识到的风险点 , 合作的主动权主要掌握在平台手里 , 不仅一些强势平台会将客户数据一并截流在平台 , 还存在渠道被外部机构控制的风险 。 经过此事 , 中小银行应该会更加重视自身渠道的建设 , 不应再过分仰赖互联网平台 。
【证券时报网|下架互联网存款之后中小银行需加强渠道建设】不过 , 近期也有一些存量用户因此从互联网平台转向了银行的手机银行客户端 , 给银行带来了新的、且更加平价的流量增量 , 也可说是因祸得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