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报|财商教育野蛮生长涉嫌三宗罪:夸大宣传、诱导消费、拒绝退款

截至目前 , 微淼财商科技已为超过5000万人普及理财知识 , 并且在不到4个月时间里 , 成为了抖音理财话题类视频优质供应商 。 抖音平台粉丝总量超过350万人 , 视频累计播放量达4.1亿次 。
北京白领陈雅没有想到 , 原本想参加培训提高自己的财商 , 没想到却一步步被割了"韭菜" 。
疫情暴发之后 , 陈雅在刷抖音的时候 , 总会看到微淼商学院的广告 , 令她最深刻的一个广告是 , 一个原本是月光族的女白领通过学习理财之后 , 理财收入比工资还高 , 而改变这一切的关键是报了仅需12元的小白理财课 。
陈雅被这样的广告打动了 , 于是报了12元的小白理财课 。 之后她在小白营理财老师的步步诱导下 , 报了6988元的进阶课程 。 进阶课后 , 她发现课程质量与宣传完全不符 , 在理财老师指导下买的股票、基金也被深套 , "当韭菜被人割了" 。
像陈雅这样的用户不在少数 。 疫情点燃在线财商教育新赛道 , 一批在线财商教育机构应运而生:长投学堂、微淼商学院、快财商学院等在线财商教育机构在互联网各平台上疯狂"砸钱"、大肆推广 , 低门槛、短周期、高收益种种夸大宣传的广告频繁出现在短视频平台 。
在线财商教育机构以0―12元超低价的小白理财课程吸引用户 。 它们向用户售卖10天左右的课程 , 不断贩卖财富焦虑 , "洗脑"般地推销数千元的进阶课程 。
如此种种 , 已引发乱象丛生 。
市场火爆背后 , 许多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 。 大量用户投诉这些财商教育平台存在虚假宣传、诱导消费、课程质量与宣传不符、违规荐股等行为 。
中大博爱金融培训中心总监吴忠华在接受时代周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目前 , 财商教育并无强制持证上岗的规定 , 师资门槛低 , 教育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 甚至出现部分不具备资质的销售人员充当理财培训师的情况 。 "连自己都没有专业认证 , 谈何教别人呢?"吴忠华说 。
12月20日 , 一名地方金融监管人士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小白用户期望通过短期培训听课就能提升理财能力 , 并不现实 。
"这些培训机构醉翁之意不在酒 , 不少机构通过这种方式只为了获客 , 也成为金融对外营销的一种延伸手段 。 "这名监管人士还表示 , 目前 , 在线财商教育领域亦有正规机构 , "不能一棍子打死 , 完全否定" , 只是行业门槛低、监管界限模糊 , 导致违规机构不断涌现 , 催生种种乱象 。
小白营之路
陈雅在多次看到微淼商学院的财商教育广告后 , 由一开始的不相信到逐渐动心 , 也想着通过理财教育学会理财 。
"刷视频总是能看到各种广告 , 多半情节是在大城市打拼艰辛的年轻人通过在财商教育机构学习 , 掌握理财技巧 , 从而逐渐逆袭 , 慢慢财富自由 。 "陈雅坦言 , 这让她对财富焦虑更深一层 。
想到小白课仅售12元 , 陈雅点开了抖音上微淼商学院的报名链接 , 交了钱之后加了小白营老师的微信 , 并进入了小白营微信学习群 。 正式上课之前 , 小白营老师要求学员将自我介绍私信发给他 , 包括姓名、年龄、职业、月薪、存款、负债情况和理财目标 。
这也是大多数在线财商理财机构在开课前的普遍做法 , 近日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以投资者身份加入了包括微淼商学院等多家在线财商教育平台的小白营微信群后 , 均有收到此要求 。
12月20日 , 一位担任过小白营老师的前员工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这是财商教育机构的基本要求 , 主要是为了解学员的需求痛点 , 从而获取学员画像特征 , 在了解之后也方便老师针对性地与学员沟通 , 以提高接下来报名进阶课的转化率 。
在为期12天的小白营课程中 , 小白营老师每天早午晚定期发送一些简单的理财小故事、理财知识 , 更多时候则是灌输财商和理财的重要性、不要乱消费等类似的内容 , 劝说学员摆脱"穷人思维" , 建立"富人思维" , 并要求学员每天完成作业 。 而为了营造活跃氛围 , 几乎每堂课后都有"学员"在群里发布一些学习感悟 , 在这种氛围影响下 , 陈雅也会偶尔跟着写一些感悟发到群里 。
上述财商教育机构前员工告诉时代周报采访人员 , 实际上 , 这些每天积极打卡发学习感悟的基本上都是"托" , 一般200人的微信群中 , 大概有30-50人都是"托" , 其主要任务都是为了营造这样的氛围 , 让真正的学员觉得可以在这样的课程中有所收获 , 而一些经常完成作业或也跟着发学习感言的学员 , 都会成为进阶课程的重点目标用户 。
陈雅感觉到 , 自从在群里发表学习感言后 , 小白营的老师会经常私信她 , 并劝想要进一步学习理财知识 , 可以报名价值6988元的进阶课 。 而在12天的课程中 , 老师也经常在群里宣传进阶课 , 并承诺学完24周全套课程获得毕业证两日内 , 若认为课程价值低于价格 , 可以申请无理由退费 。
同时 , 小白营的老师经常会发一些声称是报名进阶班学员的收益截图和聊天截图 , 并称"课程本质是免费的 , 因为课程可以帮助你赚回学费 , 很多学员没毕业都把学费赚回来了 。 "
陈雅告诉时代周报采访人员 , 经过这样反复"洗脑式"推销之后 , 想着既然很多人都赚回了学费 , 还承诺可以申请无理由退费 , 就报名参加了进阶课 , 但交了钱之后 , 发现课程基本上都是录好的视频 , 并没有宣传中的那么好 。
"完全不值这个价 , 而且在第一周上课 , 老师就建议可以操作买基金和股票了 , 但那会实际上什么都不懂 , 按照老师的选股和选择基金的办法买了一些 , 但之后就被套住了 。 " 陈雅如是说 。
陈雅意识到 , 自己可能被洗脑 "割韭菜"了 , 于是向微淼商学院提出了退款的诉求 。
陈雅告诉时代周报采访人员 , 微淼工作人员一开始是劝她继续学习 , 在学习完拿到毕业证后如果觉得课程价值低于价格再给予退款 。 不过 , 陈雅并没有同意 , 在交涉无果后 , 她向12345和北京工商局多次投诉后 , 微淼商学院才退还了学费 。
实际上 , 退款困难也是不少学员面临的问题 。 在黑猫投诉平台197份投诉微淼商学院中 , 大多投诉提到"课程内容不适用""虚假宣传 , 实际学习效果和宣传内容差距很大""诱导消费""洗脑""霸王条款拒绝退款"等 , 而申请退款的金额均为6988元 。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广告法》规定 , 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 , 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 虚构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效果的;以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等情形属于虚假广告 。 而违法成本过低 , 是财商教育机构夸大宣传此类乱象屡禁不止的主要原因 。 监管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 , 提升相关机构的违法成本 , 倒逼其加强自律 。
有学员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微淼的"毕业证"本身并不容易拿到 , 且评分标准均由微淼决定 , 中途提出退款需求之后 , 想拿到毕业证更是难上加难 , 而大家提出退款后已经是觉得课程价值低于价格了 , 也不愿再继续学下去 , 这也导致了申请退款难的局面 , "不满意可以退款"很大程度上只是微淼的宣传噱头 , 吸引大家前期安心交钱 , 从而无风险"割韭菜" 。
周报|财商教育野蛮生长涉嫌三宗罪:夸大宣传、诱导消费、拒绝退款】火爆与乱象
实际上 , 被投诉的并不止微淼学院 , 长投学堂、快财学堂等在线财商教育机构也被消费者投诉 , 涉及问题亦包括"夸大宣传""课程不靠谱""诱导消费"等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调查发现 , 这些在线财商教育的运营模式基本一致 , 大多通过0-12元的小白课程引流 , 然后在小白课期间培养用户黏性之后 , 进而推广几百至数千元的进阶课或实操课 。
根据媒体报道 , 财商教育的人群画像是:可支配收入在 50 万元以下、超过一半人没有投资经验 , 职业TOP3的排序为销售、职员、教师三类 , 可能是刚毕业三年的白领 , 或刚成家 , 或是新晋宝妈 。 另据时代周报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 , 大学生、老人也逐步成为财商教育的目标客户 。
一位财商教育知情人士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财商教育机构会对学生、家庭主妇、宝妈、白领、老年人等用户进行归类 , 且针对不同人群设置了不同的话术 , 比如针对没有什么积蓄的学生群体 , 就会劝其使用花呗、信用卡的支付方式 。 一切都是提前设置好的 , 包括上课的内容 , 都有一套的说辞 , 所谓的小白课班老师只要复制粘贴就好了 。 此外 , 大部分的小白课老师实质上是销售人员 , 经过短期培训就开始上课 , 实际上也是金融"小白" 。
一位微淼商学院前员工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公司的运营模式其实就是砸钱打广告 , 广告铺天盖地的 。 而每一位负责小白营的员工都有KPI考核 , 一般而言 , 每个月至少要转换11个用户报名6988元的进阶课 , 而创收不到7万元的员工则没有提成 。
前述在线财商教育机构前员工也表示 , 小白营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让更多学员报名进阶课(实操课) , 而针对大学生群体及表示没钱的学员 , 公司要求员工推荐这些学员使用花呗、信用卡、京东白条贷款方式交学费 , 即便员工很抗拒这样的营销方式 , 但公司要求其必须执行 , 否则就会惩罚员工 。
通过这样的运营方式 , 叠加疫情的催化之下 , 在线财商教育机构付费用户大增 。 微淼商学院成立于2017年4月 , 隶属于微淼财商科技有限公司 , 根据公司官网显示 , 截至目前 , 微淼财商科技已为超过5000万人普及理财知识 , 并且在不到4个月时间里 , 成为了抖音理财话题类视频优质供应商 。 抖音平台粉丝总量超过350万人 , 视频累计播放量达4.1亿次 。
而长投学堂创建于2011年 , 截至2020年8月 , 超过500万付费学员在长投学堂学习理财课程 , 其课程价格以千元以内为主 。
随着在线财商教育机构付费用户大增 , 营收快速上涨 。 根据媒体此前援引投资人士的说法 , 一家行业的头部理财公司 , 今年上半年做了12亿流水 , 著名审计机构曾去该公司调研情况 。 一位不愿具名的教育行业人士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透露 , 某头部在线财商教育在今年11月的收入超5亿元 。
吴忠华从事财商培训教育行业近10年 , 他表示 , 今年在线财商教育机构的异军突起 , 主要与疫情有关 , 大量工薪阶层的收入都受到影响 , 而有一份稳定的"被动收入"(理财收入) , 拉开了很多人的生活品质 , 让大多数人体验到"钱赚钱模式"的魅力 。 加上疫情期间许多人赋闲在家 , 助推了在线教育模式的普及 , 大量"后知后觉"的人群 , 首选"财商教育"主题的网课 , 也是水到渠成 。
吴忠华说 , 在线理财教育是通过前端广告推广 , 用低价课、低门槛吸引大量的用户进来学习 , 然后通过直播课+社群班主任运营的方式 , 转化大课 , 一般大课的费用在2000―8000多元 , 但随着入场机构的增多 , 推广成本必然水涨船高 , 加之平台技术成本、课程制作成本、人力成本等 , 机构运营成本压力极大 , 对课程收入要求会提高 , 出现乱象是必然的 。
一位教育行业资深投资人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其并不看好在线财商教育发展模式 , 主要是担心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
"隐秘"的收入
除了课程收费之外 , 在线财商教育另一个收入模式则是给证券平台"开户返佣" 。
一般而言 , 财商教育课程都会让学员实操 , 这些"小白"可谓是证券平台的精准用户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 , 微淼商学院和7分钟理财都会推荐用户在华泰证券开户 。
吴忠华表示 , 在线理财教育机构第二个赚钱模式就是课程分流出的用户 , 去到不同的金融产品里 , 比如保险、基金、股票开户等 , 这部分数据收入非常可观 。 他向时代周报采访人员透露 , 业内某家公司一个月跟证券公司合作股票开户的收入就超5000万元 。
一位微淼商学院小白营老师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微淼商学院不会荐股 , 只是教学员选股方法和如何挑选基金、信托、REITs等这种理财产品 。 长投学堂、简牛学堂等小白营的老师也对时代周报采访人员表示 , 小白营学习中不会推荐股票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在采访中发现 , 微淼商学院在教学员选股时 , 主要是告知学员相关的方法及能进入筛选股票池的条件 , 以A股为例 , 条件则是:连续5年的 ROE 大于15%, 连续5年的净利润现金含量大于80% , 连续 5 年的资产负债率小于 70% , 而最终筛选出来符合条件的多是白马股 。 此外 , 有的平台则在直播过程中公布优质基金经理名单 , 超赚基金名单 , 而在下课后就删除 。
不过 , 时代周报采访人员在黑猫投诉平台发现 , 不少学员在投诉微淼商学院中则提及有荐股的行为 。
一位学员在黑猫平台投诉称 , "在带班老师的怂恿下用京东白条分期报了6988元的进阶课 , 拉近所谓的微信群 , 在群里讲所谓的课程 , 推荐平台 , 购买他们指定的股票 , 所谓的理财老师发布推荐股票 , 诱骗大量额散户集中资金大额入场 。 "
对此 , 微淼商学院回复称 , "此行为也是公司严厉禁止、损害品牌形象之行为 , 若调查为事实 , 我们将进行严肃处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