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国强 , 智领未来 。 12月22日 , 首届“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杯”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双创大赛决赛暨颁奖典礼在佛山顺德碧桂园总部举行 。
当前佛山正瞄准智能制造方向 , 促进产业从传统制造向创新驱动转型 , 本次大赛将推动佛山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 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 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 , 为推动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
数百支参赛队伍参与海选 18支团队展开决赛激烈角逐
国际领先的激光器芯片、全流程自动化智能采血机、满足全天候任务载荷的无人飞行器、多场景应用的高空特种机器人……当日上午进行的是大赛决赛 , 12支晋级团队轮番上台路演 , 争夺冠亚季军 。
文章图片
据悉 , “清华大学国强研究院杯”全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双创大赛自10月20日启动以来 , 共有来自海内外的数百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项目报名参赛 , 涉及无人系统、机器视觉、人机混合、人工智能算法、5G、区块链、大数据等创新性技术及其应用 。 经过2轮海选赛和4场晋级赛 , 最终12个项目团队进入决赛 , 此外还有6个项目参加应用场景展示环节的评选 。
中科光芯科技团队带来的项目是“面向5G及下一代机器人的激光器芯片” , 团队负责人郑君雄表示 , 目前团队聚焦光电芯片 , 以实现进口替代 , 已研发出单管100G硅基芯片样品,在硅基单片集成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 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 , 授权3个发明专利 。
“我们产品已经服务于国家电网、阿里巴巴、联想、AirBus等全球知名企业 。 ”北京盈迪曼德科技团队带来的项目是“双目AI视觉导航” , 该团队通过领先的立体视觉及人工智能算法为机器人等泛人工智能设备提供从建图、导航、定位、识别到决策等一系列底层技术 , 广泛服务于智能移动机器人、智能安防、穿戴计算、无人驾驶等行业 。
文章图片
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是两个相互渗透、高度交叉的应用技术领域 。 据了解 , 本次决赛的项目综合水平高、应用前景好、有自主知识产权 , 代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先进水平 。 大赛决赛评委、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 , 大赛专委会成员王生进表示 , 本次大赛以无人飞行器、智能无人仓、感知芯片、自动驾驶领域为代表的的人工智能应用令人印象深刻 。 我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 , 此次参赛项目均面向实际应用场景 , 着力解决细分领域中的瓶颈与痛点问题 , 对于推进行业发展带来了非常重要的创新思路 。
大赛经过激烈角逐 , 顺利决出各组别各项目名次 。 在下午的颁奖仪式上 , 主办方对在决赛中脱颖而出的优秀项目进行了表彰 。 值得一提的是 , 大赛为获奖团队设立百万奖金 。
文章图片
发现培育科技创新成果和人才 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
当日 , 清华清华大学电子系教授王生进、碧桂园创投董事总经理李思龙、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教授王学谦三位嘉宾分别就人工智能如何如能建筑机器人应用、创业投资、机器人科研项目产业化发展三大主题进行了分享 , 内容紧紧围绕当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发展展开 , 共同探讨了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领域的发展 , 碧桂园科技领域投融资着力点和科研项目面如何实现产业化等 。
清华大学技术转移院院长、大赛领导小组成员王燕表示 , 希望大赛朝着“校企深度融合的产业科技双创国际一流大赛”的目标 , 结合产业发展特点 , 以突破技术难点和解决产业链的共性需求为导向 , 围绕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方向 , 在全球范围内发现和培育一批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科技创新成果和人才 , 助力清华大学和博智林公司成为世界一流的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科技研发和产业集聚高地 。
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副总裁、大赛专委会成员宋岩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 他表示博智林公司作为业界领先的智能建造解决方案提供商 , 围绕建筑机器人及新型装配式体系 , 以BIM数字化技术为基础 , 搭建系统化研发、制造、应用体系 。 宋岩强调 , 希望通过赛事挖掘出更多优秀的创业团队 , 与他们共同深耕机器人领域的研发 , 联合打造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 , 共享科技创新成果 , 推动我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发展 。
【人工智能|百万奖金!顺企牵手清华举办双创大赛,加快机器人创新应用】采写:南都采访人员 胡嘉仪
推荐阅读
- 人工智能|聚焦车载人工智能计算芯片研究 推进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 IT|宝马电动转型成果初显:i4、iX供不应求 新能源车销量已破百万
- 娱乐性|新华全媒+|探秘冬奥会“黑科技”:当冰壶遇上人工智能
- 最新消息|快手调整员工福利:减少房补、取消免费三餐 新增生育奖金
- 市民|大数据、人工智能带来城市新变化 科技赋能深化文明成效
- 科研机构|人工智能点燃哈尔滨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可持续性|人工智能将重塑健康管理,业内专家认为可持续性是最大挑战
- 策源|上海人工智能规上产业规模到2025年达到4000亿元
- 敏捷|上海人工智能“十四五”规划发布:集聚超20个国际顶尖团队
- 运营|Yiwealth面向百家金融机构免费提供百万元智能内容产品及服务,打造财富管理行业智慧运营新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