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观察|科学能否解决贫困问题?( 二 )
文章图片
图2:与2017年的预测相比,疫情导致近9.7亿人重新回到了极端贫困线以下 。
另一种方法是深入挖掘政府机构定期收集的“行政数据”,包括人们的就学记录、法庭文件、房屋检查结果等等,这些数据可以集合成一幅丰富的图像,生动地描绘出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各类项目对人们的影响 。201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循证决策基本法案》,要求各联邦机构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公开行政数据、以及制定正式的循证项目评估计划,对这类分析提供了明确支持 。
当然,这些方法都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贫困问题,毕竟这一问题过于复杂和根深蒂固 。但与空想和猜测相比,循证决策方法毕竟以数据为焦点,还是要可靠、确凿得多 。
要想知道其实际效果如何,不妨看看近年来的热议话题——给所有人无条件发放基本收入 。
文章图片
图3:从2019年开始,加州斯托克顿市开始实行“斯托克顿经济赋权示范计划”(SEED),向125位居民每人每月发放500美元,连续发放两年,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这些人将大部分钱都花在了生活必需品上,而不是酒精或烟草等“诱惑物” 。
评估全民基本收入效果
既然贫困相当于破产,给人们发钱似乎是种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案 。并且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开始这么做了,比如发放食品券、失业补助金、子女税收抵免、福利金等现金转移方案 。但全民基本收入提案的不同之处在于“无附加条件”:没有工作要求,也无论贫富与否 。(但这只是理论而已,事实上,许多提案中都对基本收入的发放对象提出了一定限制条件 。)
这种理念其实由来已久,最早可追溯到托马斯·莫尔在1516年发表的著作《乌托邦》 。该理念还协助建立了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向老年人发放基本收入 。在如今的美国,这一理念又有卷土重来之势,特别是在2020年民主党预选期间,候选人杨安泽提出通过每月向每个美国成年人发放1000美元来解决贫困和技术性失业问题,吸引了大量眼球 。但杨安泽的提议并非不切实际 。例如在2019年,加州斯托克顿市便已开始向该市低收入地区的特定家庭每月发放500美元,成为了首批开展基本收入随机对照试验的现代美国城市之一 。此后又有许多城市紧随其后,特别是在疫情发生后的经济动荡期间 。
政治左翼人士将发放基本收入视为一种帮助人们重获尊严和生活稳定性的方法,更可帮助贫困人口满足食物和庇护等基础需求 。但这一提案也得到了保守派的大力支持,包括已逝的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和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等著名自由意志主义者 。自由意志主义认为,发放基本收入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将目前的社会福利制度取而代之,政府不必对成百上千个规则不同的社会项目进行细微管理,只需要给人们发钱就行,让人们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
推荐阅读
- 视点·观察|新华社:数字虚拟人频频出圈,能在多大程度上替代真人?
- 反刍动物|西北工业大学王文教授带领团队再次入选“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
- 视点·观察|收购黑鲨入局VR设备,曾说不做硬件的腾讯,搞得定硬件制造吗?
- 科学素质|“太难”的物理知识如何让受众听了还想听
- 平台|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开发出世界首款 AI 运算专用 SSD
- 视点·观察|每天9.9元起就能租手机?租赁平台被指向未成年人放高利贷……
- 视点·观察|虎年只有355天 少的10天你知道去哪了吗?
- 视点·观察|肯德基盲盒二手价暴涨8倍 是否在搞“饥饿营销”?
- 视点·观察|涉嫌传销再陷逃税风波,“微商教母”张庭夫妇最少补税118亿?
- 视点·观察|新卡流量糊涂账 老卡资费难降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