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小巨人 | 鼎甲科技吕晓峰:数据灾备国产路上的破冰者( 二 )


从需求端来看 , 企业的灾备需求几乎无处不在 。 中国产业信息网发布的《2016-2022年中国灾备市场行情动态与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指出 , 2015年中国灾备行业市场规模就已达到了136.8亿元 , 且灾备产品需求快速增长 。
吕晓峰表示:“严格意义上 , 企业都需要灾备服务 , 否则就存在风险点 。 我们的客户中 , 最小有员工规模只有30几人的会计师事务所 , 大的有金融、能源、通讯等行业头部企业 。 如中国移动、数字广东 。 大企业数据会不断的扩容 , 因此每年都会进行集中采购 。 ”
市场蛋糕虽在 , 回报周期长却吓退了2000年初期的第一批围观者 。 资金投入大、研发结果的不确定性也让一批淘金者倒下 。
以鼎甲科技为例 , 在度过了纯烧钱阶段后 , 从2015年产品推向市场到2020年占据国产灾备品牌头部位置 , 企业研发投入仍占营业收入的约30% 。 直到2021年 , 企业的历史研发投入仍没有完全回收 。
吕晓峰介绍 , 灾备行业跟电脑操作系统类似 , 操作系统前期研发费用非常庞大 , 但一旦产品推向市场并获得成功 , 即使后续研发投入稳定增长 , 利润却能呈现指数型增长 。
“从2009年-2015年 , 我们研发基本就是纯烧钱 。 公司早些年融资的确面临较大的困难 , 当时银行信贷风控规则比较谨慎 , 不敢对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授信 , 股权融资方面 , 大多数风险投资机构对灾备行业了解不深 , 缺乏对相关行业的深入研究 , 对这类投资回报期较长的项目缺乏投资兴趣 。 ”
另一方面 , 技术研发上 , 吕晓峰表示:“一些头部互联网公司肯定具有相应的研发能力 , 但他们会考虑投入产出比 。 如果只是因为企业自身有灾备需求而去做研发 , 投入会很大 , 因此更愿意直接寻找专业化的厂商 。 同时 , 一些中小企业即使研发成功 , 多数存在功能单一、适配环境少的技术缺陷 。 任何一个操作系统历史上就有多版本 , 数据库世界上也有几十种 , 灾备产品必须对他们都适配才能进行备份 , 要做到以上种种 , 必须有强大的研发实力以及追踪国际技术发展最新动向 。 ”
即便产品渡过了研发期 , 市场推广与用户的选择偏好仍是一道难关 。
因为涉及到企业数据的安全问题 , 灾备行业客户不会很轻易的去做决策 , 会对产品会做比较长的测试、对比直到满意为止 。 “2015年 , 鼎甲科技产品销售额只有500多万 , 2016年暴增至5000多万也是因为一些用户在测试了一年后才决定下单 。 同时 , 我们与上百家代理商合作去推广产品” , 吕晓峰表示 。
当闯过重重关卡后 , 回过头来看 , 行业内剩下的企业便屈指可数 。 吕晓峰提供的一组数据显示 , 当前 , 国内真正研发出成体系产品的厂家不超过10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