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马斯克喊话库克: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 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新品拿到手软 , 好物天天推荐 , 新浪众测等你加入 。 在这里 , 你也能成为数码大V;在这里 , 产品好坏你说了算 。 【玩转新奇好物 , 来新浪众测】
本文来自极客公园

新浪科技综合|马斯克喊话库克: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 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文章图片
图1/4

苹果错过了一个赚 5000 亿美元的机会 。
关于苹果造车的事情 , 埃隆·马斯克讲了一个‘大反转’的故事 。
2018 年 , 特斯拉因为 Model 3 量产困难 , 股价持续走低 。 内外交困之时 , 马斯克找到蒂姆·库克 , 希望苹果能考虑收购特斯拉 。 当时苹果的汽车项目泰坦计划(Project Titan)正处于扩张期 , 传闻他们租了一个巨大的场地研发自动驾驶技术 , 加大了招人和路测的力度 。
那时特斯拉的市值约为 600 亿美元 , 相当于苹果的十分之一不到 。 收购的确存在可行性 。 但库克无情地将马斯克拒之门外 , 甚至没有与他见面 。 两年之后 , 特斯拉的市值已经翻了 10 倍 。
最近 , 关于苹果造车的传闻再一次多了起来 。 来自供应链的消息显示 , 苹果可能明年就会发布电动车产品 。
马斯克在推特上评论相关内容时 , 提起了库克将自己拒之门外的这段往事 , 言语中似乎透着一股傲娇:‘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 , 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 ’
2018 年 , 特斯拉的确经历过一段黑暗时期 , 甚至一度濒临破产 。
2016 年发布的 Model 3 电动轿车几乎拖垮了这家公司 。 这是一款主打‘性价比’的车型 , 使用了全新的平台 。 特斯拉设计了一套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流水线 , 希望能快速且低成本地量产 Model 3 。
当初马斯克曾立下豪言 , 宣布 Model 3 的周产量要在 17 年底达到 5000 辆 。 但因为过度依赖自动流水线 , 特斯拉遭遇了‘产能地狱’ , Model 3 量产迟迟无法提速 。 直到 2018 年春季 , 周产量都一直被限制在 1000-2000 辆的水平 。
2018 年 4 月 , 马斯克终于在推特上承认 , Model 3 生产过度依赖自动化是一个错误 , 还是要在人工方面加大投入 。
但特斯拉已经陷入了巨大危机 , 量产上的投入导致持续亏损 , 股价却持续不见起色 。 公司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 。 8 月 , 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 , 自己正在考虑将特斯拉私有化 , 且‘资金已经到位’ , 言论一出 , 直接将特斯拉股价拉高了 8% 。
最后 , 事实证明‘私有化’只是一场闹剧 。 马斯克还因此遭到了 SEC(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起诉 , 称他的做法涉嫌操纵市场 , 最终马斯克支付了 2000 万美元的罚款 , 才与 SEC 达成和解 。

新浪科技综合|马斯克喊话库克: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 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文章图片
图2/4

2018 年 , 马斯克曾因特斯拉量产问题陷入艰难境地|视觉中国
直到 2019 年 , 特斯拉的股价都没能从阴霾中走出来 。 但它至少解决了 Model 3 量产的难题 。 2018 年三季度 , 特斯拉宣布 Model 3 产量相比上季度翻番 , 周产量已经提升至 4300 辆 。 并且随着车辆的交付 , 它终于扭亏为盈 , 账上有钱了 。
之后 , 一切都开始加速 。 特斯拉旗下各款电动车的生产、交付都开始进入快车道 。 2019 年 1 月 , 特斯拉中国工厂破土动工 。 仅仅 10 个月之后 , 工厂就完工投产 。 Model 3 全球范围内的产量和需求都迎来暴增 。
2020 年 6 月 ,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在一个微信群里分享了一张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的汽车销量表 , 其中显示 Model 3 已经是包括燃油车在内所有车型的销量冠军 。
随销量一起攀升的还有股价 。
进入 2020 年 , 电动车成为了市场上最受追捧的概念之一 。 目前 , 特斯拉市值已经高达 6000 亿美元 , 相比 3 月时的市值低点 , 增长了 6 倍多 。 就在这周 , 特斯拉作为全球价值最高的汽车制造商 , 被纳入了‘标准普尔 500 指数’ 。
根据马斯克的描述 , 他去找库克寻求收购的这段故事 , 应该发生在 2018 年夏天 。 苹果错失了这个机会 , 错过了一个‘赚 5000 亿美元的机会’ 。
苹果布局汽车业务 , 早已不是什么秘密 。 但时至今日 , 仍然没人知道苹果具体‘要做什么’ 。
早在 2014 年 , 苹果的秘密项目泰坦计划就遭到曝光 。 当时苹果从特斯拉、福特、奔驰等汽车公司不断挖人 , 充实人才团队 。 成立后一年内 , 苹果就召集了超过 1000 名工程师 。 他们面向的领域也非常广泛 , 有研究中控交互的 , 控制量产的 , 做电池技术、自动驾驶的……很难从中分析苹果具体瞄准的方向 。
泰坦计划招来的顶尖人才很多 , 推进的脚步却相对比较慢 , 一直不太顺利 。 2015 年 , 传闻泰坦计划在推进过程中出现了派系之争 。 当时汽车项目负责人 Steve Zadesky 希望先开发具备半自动驾驶功能的整车 , 首席设计官 Jony Ive 却想做一个更加面向未来的全自动驾驶平台 。
最终苹果决定先搞软件 , 主动收缩了团队规模 。 2015 年 8 月 , 库克到访与苹果关系最为密切的车厂宝马 , 与宝马探讨了联合造车的可能性 。 2016 年 9 月 , 据媒体报道 , 泰坦计划项目内部有大量员工转岗 , 甚至离职 。
2017 年 , 库克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 , 确认了苹果汽车项目‘转向软件’这件事 。 他说:‘我们目前专注于自动驾驶系统的开发 , 因为我们认为这是很重要的核心技术 , 一定程度上 , 自动驾驶甚至是人工智能之母 。 ’
之后不久 , 苹果获得了加州自动驾驶车辆的路测许可 。 不同于其他自动驾驶公司都会在测试车上打上 Logo 的做法 , 苹果的测试车由雷克萨斯 SUV 改装而成 , 车身上没有任何与苹果相关的 Logo 。

新浪科技综合|马斯克喊话库克: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 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文章图片
图3/4

苹果自动驾驶路测车辆|MacRumors
2018 年 , 苹果加速了业务推进的速度 。 7 月 , 苹果将一名华人员工告上法庭 , 称其涉嫌窃取商业机密 。 诉讼过程中 , 苹果披露了与泰坦计划的更多细节 , 包括‘能登入相关数据库的员工有 5000 人’ 。 这一人才规模比此前媒体报道的数量要多得多 。
不仅如此 , 苹果还从特斯拉挖来了负责研发和生产的高级副总裁 Doug Field , 领导泰坦计划 。 Doug Field 曾经是苹果员工 , 于 2013 年离开苹果加入特斯拉 。 在特斯拉 , 他一直受到马斯克的看重 , 被称为‘没有 CEO 职务的 CEO’ 。 回到苹果之后 , 他成为了负责苹果所有‘秘密项目’的副总裁 。
据 CNBC 报道 , 2018 年 , 苹果从特斯拉挖走了至少 46 名员工 , 其中包括 Doug Field 这样的高管 , 也包括其他工程师 。 特斯拉曾对此回应称 , ‘苹果比我们有钱 100 倍’ 。
从这个角度看 , 2018 年的苹果 , 对特斯拉充满了兴趣 。 但根据马斯克的讲述 , 当时疯狂从特斯拉挖人的库克 , 却对收购特斯拉没有表现出任何兴趣 。
的确 , 苹果历史上很少进行大宗的收购 , 也几乎不做‘子品牌’ 。 2017 年 , 苹果收购了知名 iOS 软件 Workflow , 之后抹去了 Workflow 这个名字 , 将它改造成了今天系统自带的 app‘捷径’(Shortcuts) 。
2014 年 , 苹果斥资 30 亿美元收购 Beats 。 这是苹果历史上最大的一宗收购案 , 收购之后苹果将 Beats 拆分成了耳机配件和音乐电台服务两部分 , 一定程度上保留了 Beats 的品牌 。 但苹果近几年显然也在逐步摆脱 Beats 的品牌 , 音乐电台的名字从 Beats 1 改成了 Apple Music 1 , 苹果自家的 AirPods 系列耳机也极大挤压了 Beats 耳机的生存空间 。
从这个角度看 , 苹果不收购特斯拉 , 符合苹果一贯的做事风格 。
虽然苹果从未对特斯拉发表过任何评论 , 但两家公司的关系似乎一直‘剪不断 , 理还乱’ 。
2015 年 , 马斯克在接受《彭博商业周刊》采访时曾表示 , 苹果试图用 60% 的加薪幅度和 25 万美元的签约费 , 从他手下挖人 。 之后他还表示 , 苹果雇佣了那些个人能力无法胜任在特斯拉工作的‘庸才’ 。
但苹果和特斯拉合作的传言也一直存在 。 据报道 , 2015 年 , 一次苹果股东大会上 , 就有苹果股东表示:‘我希望看到你们收购特斯拉 。 ’ , 这一说法得到了现场其他股东的笑声和鼓掌 。 但库克回避了这个问题 。
社交媒体上 , 大量特斯拉车主 , 包括汽车、科技评论家 , 一直对特斯拉汽车不支持苹果的 CarPlay 系统这件事颇有微词 。 但特斯拉一直坚持将汽车的软件体验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 , 在车载大屏上提供自己的中控体验 。 马斯克的这一坚持 , 某种程度上正是受到苹果的影响 。
从泰坦计划问世至今 , 苹果一直对这一项目严格保密 。 苹果的路测车队规模小且非常低调 , 总的测试里程也远不及 Waymo 等其他自动驾驶企业 。 即使是在项目扩张的 2018 年 , 苹果汽车项目一年的总路测历程也只有 8 万英里不到 , 同期 Waymo 的测试里程是 120 万英里 。
与此同时 , 各种迹象都表明 , 苹果内部有一个巨大的团队 , 正在参与汽车项目的研发 , 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 。 从 2018 年至今 , 苹果申请的关于汽车的专利逐渐公开 , 涵盖了软硬件的不同方向 。 直到最近 , 供应链有消息称苹果最快将于 2021 秋季 , 9 个月后 , 就发布自己的电动车硬件产品 。 也有消息称苹果内部正推动 , 寻求在 2024 年完成对电动车的量产 。

新浪科技综合|马斯克喊话库克: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 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
文章图片
图4/4

特斯拉已经成为市场上最受欢迎的汽车品牌之一|人民视觉
2015 年 , 马斯克曾对投资者表示 , 到 2025 年 , 特斯拉将在市值上比肩苹果 。 如果按当时苹果 7000 亿美元的市值计算 , 今天特斯拉距离这个目标已经不远 。 但如果苹果的确在 2025 年之前推出自己的电动车产品 , 两家巨头将进行一波正面碰撞 。
从单一视角看 , 当年库克拒绝马斯克 , 是一个失误 。 但从那之后 , 苹果的市值也增长了 1.2 万亿 , 已经相当于今天两个特斯拉的市值 。 拥有海量现金 , 无敌品牌号召力的苹果 , 如果发布自己的电动车产品 , 整个市场将进入一个新纪元 。
【新浪科技综合|马斯克喊话库克:昨天你对我爱答不理 今天我让你高攀不起】这只不过是序幕的结束 , 两家公司的未来 , 才刚刚开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