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合肥:城市中台赋能金融服务创新

一、合肥城市中台有效支撑数字政府运行
合肥市“城市中台”作为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 实现城市数据资源、数字技术、数字应用的统一标准管理和统筹规范应用 , 促进业务部门服务应用相互衔接 , 变“群众来回跑”为“部门协同办” , 在赋能数字政府同时 , 不断探索延伸赋能广度 。 截至12月中旬 , 城市中台规划生产信息能力1869个 , 累计调用次数777万次 。
1.保障性住房申请更便捷
【合肥|合肥:城市中台赋能金融服务创新】“城市中台”融合公安局、民政局、教育局、人社局、自规局等多部门数据 , 为住房保障专题提供19类数据资源、98个数据项 , 9亿余条数据 , 2019年6月至今 , 根据业务需求生产15个信息能力 , 累计调用量高达134万余次 , 为住房保障相关业务减少90%纸质申请材料 , 提高整体审核效率 。
2.不动产办理工作再提速
“城市中台”整合房产局、公安局、民政局、市场监管局等多部门数据 , 向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共享数据资源22类 , 信息项98个 , 数据5000余万条 , 2019年6月至今 , 根据业务需求生产20个信息能力 , 累计调用量近百万次 。 不动产登记、转移、抵押等业务基本上从原来的15日办结缩短至一般业务3日办结、部分业务即时办结 , 其中80%环节均可实现线上办理 , 切实利企便民 。
3.公积金业务办理更便民
2019年12月至今 , “城市中台”根据公积金中心实际应用场景生产29个信息能力 , 总调用量150万余次 , 助力实现95%业务线上办 。 上线短短半年多获得线上业务办理好评数264万 , 政务服务网“好差评”公示市直单位评价排名第一 , 老百姓在家就能完成公积金相关业务办理 。
4.社保卡制卡更即时
2019年6月 , “城市中台”针对社保卡制卡周期长、人员信息采集难等问题 , 生产常住人口信息及常住人口照片等13项能力 , 为全市300余家银行即时制卡业务提供数据服务支撑 , 累计调用量100万余次 , 老百姓在家门口就可实现即时补换卡 。
5.人才安居“零跑腿”
2020年11月 , “城市中台”助力“人才安居平台”实现跨部门数据共享 。 有序整合人社、房管、自规等部门数据为人才安居平台提供15个能力支撑 , 实现后端系统自动比对验证学历、住房、社保、纳税等信息 , 人才仅需填写少量信息 , 足不出户即可在网上申请免费租房、租房补贴、购房补贴 , 人才安居平台上线10日内 , 能力调用量已高达25万余次 , 真正做到“数据多跑路、人才零跑腿” 。
二、公共数据开放 赋能金融服务创新
近年来 , 合肥市数据资源局在聚焦数据汇聚治理共享的同时 , 不断探索利用数据“强政、惠民、兴业” 。 “赋能金融”是“数据赋能”的一个重要方面 , 指以公共数据开放赋能金融服务创新 , 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
数字经济时代 , 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 。 我局有序整合市场监管、税务、人社、民政等部门数据 , 在数据提供部门和企业(个人)双重授权前提下 , 通过城市中台向银行开放标准化数据和接口服务 , 通过推动公共数据向银行高质量开放 , 发挥数据便民惠企作用 , 实现数据赋能普惠金融发展 。
“赋能金融”具有开放性 , 以数据要素流动促进金融服务更加优化便利 , 可支撑各种类型的普惠金融应用 , 例如“信易贷”、“金e贷”、“云税贷” , 一方面在企业授权基础上 , 将更大范围政务数据纳入银行对企业的风险评估 , 有效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 另一方面让企业或个人在办理金融服务时少交或免交证明材料 , 实现“少跑腿”“零跑腿” 。
三、“赋能金融”试点成效初显
2019年7月以来 , 合肥市数据资源局会同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市委网信办等部门 , 与建行、科农行、兴业银行等开展“赋能金融”试点工作 。 市人社局、市自规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税务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中级法院、市公积金管理中心等8家单位首批提供了与普惠金融相关度较高的100多个测试数据项 。 合肥城市中台根据实际业务需求情况 , 融合治理3.2亿条政务数据 , 建设标准化的金融主题数据库 , 生产12个信息能力 , 供试点银行测试调用 。
经过前期数据建模、验证 , 建设银行“合肥快贷”于2020年11月底上线进行测试 , 成效明显 。 一是彻底改变了传统信贷业务依赖人工的申报模式 , 整个贷款流程从以前至少10天减少为3分钟内办结;二是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 预期可服务超过10万户合肥本地小微企业;三是企业贷款获得率比以前提高40% , 有效缓解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 (张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