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北京出台最严短租房新规,城市民宿还能做下去吗?

_原题是:北京出台最严短租房新规 , 城市民宿还能做下去吗?

界面|北京出台最严短租房新规,城市民宿还能做下去吗?
文章图片
图1/1

来源:视觉中国
采访人员 | 郑萃颖
12月24日 , 北京市出台了“最严短租房管理新规” , 首都功能核心区将禁止经营短租住房 , 并对其他区经营短租住房作出具体规范 , 从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新规细则
今年8月 , 北京市就短租房管理发布征求意见稿 。 此次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发布《关于规范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下称《通知》) , 是首次明确对北京市短租住房按区域实行差异化管理 。
《通知》要求 , 首都功能核心区内禁止经营短租住房 。 首都功能核心区指北京的东城和西城 , 短租住房是指利用北京市国有土地上的规划用途为住宅的居住小区内房屋 , 按日或者小时收费 , 提供住宿休息服务的经营场所 。 据北京日报了解 , 乡村民宿和城市四合院不包含在此范围内 。
对于在北京其他区域经营短租住房的 , 《通知》做了如下规定:经营者需符合本小区管理规约 , 或者取得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书面同意或取得本栋楼内其他业主的书面同意;取得出租住房业主的书面同意 。 上述书面同意材料 , 以及业主身份证明、房屋权属证明 , 需提交给发布短租住房信息的互联网平台 。 经营者提交材料不齐全或核验未通过的 , 互联网平台不得为该房源发布信息 。
另外 , 房屋需符合建筑、消防、治安、卫生等方面的安全条件等 。 经营者与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签订治安责任保证书等 。
《通知》施行后 , 入住北京市短租房源会像入住酒店一样 , 需要进行实名登记 。 《通知》明确规定 , “住宿人员应当携带合法有效身份证件 , 配合经营者和互联网平台登记申报身份信息和有效联系方式” 。
按照《通知》中的规定 , 北京将对城市民宿中大量由民宅、公寓转做经营的房源 , 进行严格的合法化管理 。
民宿短租平台小猪就此对界面新闻回应程 , 新政策“不可避免地会在短期内对行业造成一定冲击” , 但从民宿行业在欧美、日本等国的发展历程来看 , 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 一定离不开清晰明确的监管政策指导 。
此外 , 小猪方面认为 , 新政策的出台也会给乡村民宿等业态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
公寓民宿预订平台途家网也认为 , 从长期来看 , 新规发布“不会成为优质民宿的门槛 。 ”
爱彼迎则表示 , 正在积极研究 , 并将帮助受影响的房东了解这则新规 。
对民宿从业者的影响
城市民宿品牌“掌宿”联合创始人二笼告诉界面新闻 , 北京疫情过后 , 大量城市民宿经营者已经退出 , 现在颁布新规 , 会成为行业过渡的一个窗口期 。
掌宿2017年开始在北京做民宿 , 由于公寓物业较少 , 并且租金昂贵 , 主要租用各大商圈内的民宅做民宿生意 。 疫情期间 , 北京社区对进出人口严格管理 , 掌宿将部分民宿房源转做长租 , 在北京的民宿房源从100套减少到不足50套 , 并将业务向南京等城市转移 。
“新规施行后 , 剩下的房源我们应该不会再续租 。 ”二笼表示 。
【界面|北京出台最严短租房新规,城市民宿还能做下去吗?】也有民宿从业者认为 , 新规的出台会使北京的民宿业投资者从城区转移到部分城郊乡村 。
林奇(化名)之前在六道口经营民宿 , 由于疫情期间一直没有生意 , 今年三四月份将房源退租 。 最近 , 他听说北京房山、门头沟在推进发展乡村民宿的政策 , 加之疫情后国内城市周边游火爆 , 北京周边的精品民宿一度供不应求 , 他开始考虑去周边做民宿的可能性 。
林奇向界面采访人员展示了门头沟区发布的一份《精品民宿发展手册》 。 《手册》显示 , 对于村企合作经营的精品民宿项目 , 在建设期内 , 按照项目实际银行放款额度 , 按年度给予银行贷款利息及相应担保费全额补贴 , 最长不超过2年;项目投入运营后 , 按照建设期第二年的贷款利息和担保费额度继续给予补贴 , 时限不超过5 年 , 比例为:前两年 80% , 第三、四年 50% , 第五年 30% 。 原则上每村的补贴资金不超过 500 万元 。
门头沟区表示 , 《精品民宿发展服务手册(试行)》发布以来 , 全区有28个村企合作项目或签约落地 , 或完成签约 , 或加紧建设;31 家精品民宿对外营业;盘活闲置农宅 300 余套 , 总体接待能力达到千余人 。
2019年底 , 北京市曾印发《关于促进乡村民宿发展的指导意见》 , 提出各区根据区域特点、资源禀赋 , 因地制宜 , 编制各区乡村民宿发展规划 , 明确发展定位、空间布局、区域特色 , 在合法有序发展的前提下稳步推进 。 到2022年 , 实现全市乡村民宿从规模到质量的全面提升 。
城市民宿管理合规化
在过去五六年中 , 监管政策一直是民宿业发展的不确定因素 。 此次北京发布《通知》 , 对北京市的城市民宿作出了严格的监管规定 , 也标志着国内城市民宿合法化迈出一大步 。
除北京外 , 国内其他城市也采取了相应的民宿监管措施 。
掌宿联合创始人二笼告诉界面新闻 , 在杭州 , 注册登记的合规民宿会在门口贴上一个二维码 , 客人入住时 , 民宿猫眼会对入住者进行信息采集 , 如果入住者信息和民宿平台上的预订信息不符 , 业主将会收到通知 , 要求业主进行核查 。
在南京 , 部分民宿可以通过智能门锁进行人脸识别 , 入住人刷身份证确认身份后才能进门 。
另据媒体报道 , 今年武汉经济开发区的770多间网约房 , 已有730间被纳入管理 。 今年下半年 , 武汉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联合相关科技企业 , 研发了“车谷公安网约房管理平台” , 实现了网约房旅客实名登记、智慧采集人像、公共区域监控全覆盖等 , 以解决网约房长期存在监管盲区的情况 。
一位民宿从业者对界面新闻表示 , 国内民宿业的管理应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通过技术解决入住人的身份核验;二是解决民宿的邻里问题、社区关系问题;第三是做好互联网短租服务地方标准 , 指导民宿业提升服务质量 。
目前 , 民宿业几大平台正在联合推动国内民宿业的合法化 , 促进民宿业长远发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