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成都“新城建”打造现代化高品质城市建设新局面( 三 )
文章图片
▲大运直联通道已投用的四川野马氢燃料智能网联惠民公交车
下一步 完善政策配套 加快应用落地
试点一年 , 除了“建筑工程结构BIM设计数字化云平台(EasyBIM-S)在天府新区独角兽岛启动区项目的应用”等11项案例入选住建部“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创新服务典型案例(第一批)” , 成都在“新城建”工作中还取得了一系列成效 。
举例来说 , 成都在“制定统一的智慧工地标准”上的经验做法 , 就被纳入住建部《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进行推广;
成都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和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 , 也被住建部、工信部纳入了专项试点范畴;
“城市运行管理服务平台” , 则被成都市委、市政府作为超大城市治理重要手段 , 成为“智慧蓉城”建设的重要内容 。
文章图片
▲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试验基地
为什么要推进“新城建”?成都作为一个人口超过2000万的超大城市 , 经历了从省会城市到区域中心城市、到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变化 。 巨大变化带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 , 也给城市安全、交通运行、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带来了严峻挑战 。
为应对这些挑战 , 成都市大力推动“智慧蓉城”建设 , 不断运用数字化、智慧化手段破解“大城市病”的难题 , 努力提高城市宜居性、包容性、安全性 。
基于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将为“智慧蓉城”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 成为破解超大城市敏捷治理、科学治理的重要抓手 。 同时 , 这更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
“明年是试点工作走深走实的重要一年” , 成都市住建局分管新城建工作的负责同志表示 , 在2022年的新城建试点工作中 , 成都市在进一步推动试点任务应用落地的基础上 , 还将研究出台相关配套政策 , 推动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商业化运作模式 , 鼓励我市国有平台公司和市场主体开展多种形式的建设运营和商业化应用 , 以充分释放城市发展潜力 ,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 形成发展新动能 。
文章图片
▲天府艺术公园(软件应用项目)
面向未来 , 下一步 , 成都市将继续把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整体提升城市建设水平和运行效率、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 , 围绕实现超大城市敏捷、科学治理 , 推动试点成效叠加整合 。
推荐阅读
- 办证|成都温江公安预约服务小程序上线 让智慧政务服务触手可及
- 市场资讯|“真·网红”马斯克:一个特斯拉哨子30万,大红内裤遭秒光
- Samsung|三星电子延迟发布最新智能手机AP“Exynos 2200”
- 安全|温州一超市遭“比特币勒索病毒”攻击,储值系统瘫痪
- 大餐|把温暖“爱心餐”送到防疫一线 美团助力天津抗疫
- 一财网|28页文件“上书”英国监管机构 英伟达收购Arm进入最后博弈
- 产业|“抢早”打下第一桩!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强势开局
- 识别|外卖界又一黑科技 饿了么计划2022年覆盖100000顶智能头盔
- 张江|人工智能岛:洞见未来,高能“岛核”带动周边
- 建设|上海徐汇漕河泾开发区将建“AI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