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北京大兴沃森生物新冠疫苗基地动工,将在2021年底投产

12月27日 , 沃森生物(300142.SZ)新冠疫苗基地正式落户北京大兴生物医药产业园 。 据悉 , 该基地生产的疫苗是由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团队与天津医科大学周东明教授团队合作研发的新冠腺病毒疫苗 , 一旦疫苗研发成功 , 将在该基地实现大规模生产 。 沃森生物主要负责该疫苗的临床试验、产品注册、生产以及其他商业化工作 。

病毒|北京大兴沃森生物新冠疫苗基地动工,将在2021年底投产
文章图片

目前 , 国内新冠疫苗研发布局了5条技术路线:灭活疫苗、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减毒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和核酸疫苗 。 上述新冠腺病毒疫苗就属于其中一种路线 。
张林琦介绍称 , 我国新冠疫苗5条技术路线基本上是在一个时间段内启动的 , 疫苗研发周期越长 , 其在人体安全性、有效性将更有保障 。
今年1月上旬 , 张林琦教授团队与周东明教授团队就开始合作研究新冠病毒疫苗 。 今年5月份 , 经过全力攻关 , 该团队研发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疫苗进入动物安全性和有效性试验阶段 。
他们使用的腺病毒载体来自于黑猩猩稀有血清型 , 主要原因是人体内一般不存在针对黑猩猩型腺病毒的预存中和抗体 。 以这种病毒做载体的疫苗 , 最大的好处是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小 , 在免疫剂量上有不少优势 。 同时 , 它的安全性高 , 2~8摄氏度能保存60天 , 便于大规模生产和运输 , 价格也会很便宜 。
“目前 , 我们的疫苗在动物身上没有看到副作用 。 ”张林琦教授介绍 , 预计12月底将申报开展国内外临床试验 , 有效性研究主要在国外 , 因为国内没有足够量的新冠患者 。
据了解 , 该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疫苗的关键机理是诱导出高效的免疫反应 , 从而让人体将新冠病毒拒之门外 。
“知道了新冠病毒如何打开人体的‘大门’ , 就能够进一步知道如何来保护这个‘大门’ 。 ”张林琦介绍 , 新冠病毒S蛋白必须与人体ACE2蛋白结合 , 病毒才能入侵人体 。 他把新冠病毒的S蛋白比喻成钥匙 , 把人体的ACE2叫锁 。 新冠病毒进入人体就是利用钥匙打开人体ACE2的锁 , 然后进入细胞 , 开始大量复制 , 对人体造成伤害 。
张林琦教授团队把S蛋白这个钥匙单拎出来 , 搭载到改造后的黑猩猩腺病毒载体上 , 当这个载体运进S蛋白到人体细胞后 , 人体免疫系统就会迅即组装出专门针对这个S蛋白钥匙的专用杀伤武器:新冠病毒抗体 。 等到真的新冠病毒来的时候 , 人体的专用武器已经严阵以待 , 就可以把病毒消灭在人体细胞之外 , 实现针对新冠病毒的免疫保护 。 而大猩猩腺病毒载体被改造为单程车 , 完成运送S蛋白的任务后就自行解体了 , 不会在人体内复制作乱 。
由于抓住了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的唯一受体这个关键要害 , 所以这类疫苗的特点是细胞可以产生精准化免疫反应 , 更有针对性 。
该疫苗产品一旦获批 , 将会是我国第一个黑猩猩腺病毒载体的新冠疫苗 。 至今为止 , 全球已有多腺病毒疫苗进入临床实验 , 其中阿斯利康新冠疫苗使用的就是黑猩猩腺病毒载体 。
据沃森生物相关负责人透露 , 此次动工的大兴沃森生物新冠疫苗基地将在2021年底投产 , 一期产能1.5亿剂 。 另外 , 该基地采取模块化产能增加的方式 , 如果疫情防控需要 , 可实现快速扩产 。
沃森生物是一家专业从事人用疫苗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高科技生物制药企业 , 在以新型疫苗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药细分领域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 同样在本月 , 沃森生物投资的国内首个mRNA新冠疫苗生产车间在云南玉溪奠基 。 该mRNA新冠疫苗产业化建设项目投资2.8亿元 , 一期产能为1.2亿剂/年 , 预计开工后8个月内将建成投入运营 。
【病毒|北京大兴沃森生物新冠疫苗基地动工,将在2021年底投产】本网站上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及音视频) , 除转载外 , 均为时代在线版权所有 , 未经书面协议授权 , 禁止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 方式使用 。 违反上述声明者 , 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 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 , 请联系本网站丁先生:chiding@time-weekly.com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