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杂志|学霸君暴雷背后 是“1对1”在线教育的溃败
文章图片
图1/2
在线教育已经进入巨头收割市场的时代 , 如今历史舞台上活跃着的 , 是猿辅导、作业帮、学而思网校这些大班课公司
文| 柳书琪 周源
2020年年尾 , 又一家在线教育公司倒下 。
据AI财经社报道 , 一位学霸君教务主管在朋友圈中称 , 12月26日下午得到的通知 , 学霸君部分被收购 , 相当于倒闭破产 , 全体老师、班主任、规划师均被辞退 。 学霸君要求员工日常使用的工作手机交还给公司 , 该教育主管称 , 公司此举意在阻止教职员工和家长、学员继续联系 。
一位学霸君前员工向《财经》采访人员提供的钉钉群截图显示 , 学霸君创始人兼CEO张凯磊发布了三则通知:51Talk将接手合肥学管和办公室 , 并支付12月工资和社保(但《财经》采访人员拿到的另一则员工曝料则称 , 合肥销售团队由作业帮接手);学霸君会以更多类似的方案协助员工找到工作、拿到工资;公司在尽力保障课程继续 , 还需要两周协调资源 。 他还在群中倡议 , 请员工帮忙稳定家长 , 或者请家长等候公司公告 , “我们在全力以赴解决问题 。 ”
文章图片
图2/2
(图片来源:受访者提供)
据网易教育报道 , 12月27日晚间 , 张凯磊在“教育创业投资扯淡群”中现身 , 称自己没有失联 , 还在继续努力 。 他说 , 目前学霸君已经疏散了绝大部分的员工 , 合肥的1200名员工已安排了12月的工资和下家 。
《财经》采访人员就此事问询了学霸君、51Talk和作业帮 , 截至发稿暂未得到学霸君的官方回应 。 51Talk相关人员称 , 尚未收到公司通知 , 作业帮相关负责人则向《财经》采访人员表示 , 并不是全盘接手 , 而是学霸君员工求职 , 作业帮正常招聘 。
《财经》采访人员还获悉 , 学霸君在12月25日 , 也就是学霸君内部通知可能倒闭的前一天 , 还在利用促销手段诱使家长提前买课 。 目前 , 被欠费的家长已经联合起来和学霸君及相关主管部门交涉 。
01
资金紧张的两大征兆
学霸君的资金链断裂并不发生在一夜之间 。 早在今年4月 , 多位学霸君学员就向《财经》采访人员反映 , 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培训贷” , 而且遭遇退费难 。 一位高中生表示 , 起初并不知道是办理贷款 , 相关工作人员称是每月缴费 , 不满意随时退款 。 “直到申请退费以后 , 银行还找我们要钱 , 才意识到办了贷款 。 ”他说 。
一位学霸君员工向《财经》采访人员透露 , 部分销售人员确实会迫于业绩压力做这件事情 , 这件事情的关键点有两个:一个是未告知消费者就办理贷款;二是一旦被发现了就承诺随时退款 , 但实际上“有可能3个月都退不出来” 。
教育行业的分期贷款现象屡见不鲜 , 部分培训机构引入第三方金融平台后 , 会以“分期付款”等模糊说辞诱导学员办理贷款 。 一旦发生退费纠纷 , 学员常常不得不被迫全额偿还贷款 , 以避免影响个人征信 。
退费困难是学霸君今年资金链紧张的早期征兆之一 , 一位不愿具名的今年3月离职的前学霸君员工向《财经》采访人员反映 , 他2月的薪水一直没有拿到手 。 后来经过多番交涉 , 最终他和一些同期离开的人只拿到了底薪 , 金额更大的提成至今也未发放 。
《财经》采访人员从学霸君内部人士处得知 , 今年4月 , 张凯磊曾在内部群公开表示 , 疫情对学霸君的业务造成了很大的打击 , “选择优先保障船上小伙伴的工资和奖金不延期不降低 。 同时管理层从疫情开始期间全部半薪 , 一直到疫情影响结束 。 ”
在那次内部交流中 , 张凯磊还给大家鼓劲 。 他告诉员工们说 , 当时学霸君已签署了新一轮投资协议 , 正在等待资金到账 , 资金到账后退费及薪资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
但时至今日 , 学霸君并未更新融资进展 , 最新一轮公开的融资还停留在2016年 。 在普遍亏损、依赖资本输血的在线教育一对一赛道 , 四年没有新融资输血的学霸君 , 已然显露出掉队的征兆 。
催促续保、加大优惠力度往往是教育公司资金紧张的又一征兆 。
“学霸君是一家虎狼之性的公司 , 工作常态就是催家长续报 。 ”前述学霸君前员工评价道 。 据她介绍 , 高中一节课要200余元 , 家长一买就是100多节 , 有的家长还会一次性购买300-400节课程 , 价格非常昂贵 。
“家长剩100多节课 , 都要谈续报 , 有的家长越上课越多 。 一开始报的120节课 , 上着上着 , 还剩400多节 。 ”在刚过去不久的双十一、双十二中 , 学霸君打出了“一次囤课 , 一年不愁”的标语 。 由于优惠力度大 , 很多家长又囤了不少课时 。
12月25日 , 也就是学霸君内部通知可能倒闭的前一天 , 一位学霸君销售在朋友圈内发布通知称 , 公司从明年1月1日起将全面上调课程价格 。 一位学霸君家长向《财经》采访人员提供的聊天记录显示 , 也正是这两天 , 课程顾问还在催促她续费 , “后面上课就要贵了” 。
《财经》采访人员所在的一个家长维权群中 , 家长们自发统计的数据显示 , 剩余课时费多在1万-3万元之间 , 最高达到6万余元 。 由于学费金额过高 , 不乏有家长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选择了分期付款、背上了培训贷 。
02
“1对1”在线教育的溃败?
从兴盛到低谷 , 学霸君的历程可被视为一部“1对1”在线教育赛道的简史 。
学霸君成立于2013年 , 也是教育业内公认的在线教育元年 。 起初学霸君主营拍照搜题产品 , 和猿辅导、作业帮起家的产品相仿 。 在凭借题库工具积累了最早一批流量后 , 学霸君在2016年推出了“1对1”在线教育课程 , 并在此后一直作为主力业务 。
2016年是“1对1”在线教育的黄金时代 , 主打北美外教在线“1对1”VIPKID一年内接连斩获四轮融资 , 并在成立后的短短四年内营收突破了50亿元 。 这对于长期以线下为重的教育行业来说是难以想象的速度 。 “1对1”在线教育迅速成为了当时最受追捧的明星赛道 , 学霸君、掌门教育、轻轻教育、51Talk等“1对1”在线教育公司也接连成为资本新秀 。
一位接近学霸君的业内人士告诉《财经》采访人员 , 近两年学霸君每月营收在数千万元左右 , 属于K12一对一赛道的第一梯队 , 仅次于掌门一对一 。 2018年是学霸君的高光时刻 , 当时 , 这家公司曾宣布“1对1”在线教育业务实现单月营收破亿 , 公司全年流水总额过10亿元 。
但“1对1”在线教育模式的困局很快显露出来 。
首先 , 在线教育行业极其依赖广告露出 , 让消费者看到、熟悉自己 , 才有被选择的可能性 。 到了2019年 , 猿辅导、作业帮、学而思网校三家公司几乎垄断了市面上能买得到的所有广告位 , 中小公司几乎没有广告位可买 , 失去了广告位 , 相当于失去了获客的渠道 , 也相当于没有生路可言 , 除非本身就拥有巨大的流量池 。
【《财经》杂志|学霸君暴雷背后 是“1对1”在线教育的溃败】一位教育公司营销人士向《财经》采访人员抱怨 , “不完全是有没有钱的问题 , 即便有点钱 , 也买不到好的广告位了 。 ”
其次 , “1对1”在线教育和大班课赛道上的选手们相比 , 劣势明显 。 相较于大班课、小班课的班型 , 一对一的先天劣势是师资成本过高、毛利太低 。 据《财经》采访人员了解 , 业内一对一毛利率普遍在40%以下 , 小班课在50%左右 , 大班课则可以做到60%-80% 。
获客成本与师资成本的内外挤压之下 , “1对1”在线教育创业公司的生存空间已经非常狭窄 。 2018年 , 与学霸君名字相似的学霸1对1宣布经营不善 , 停止运营;2019年 , 另一家“1对1”在线教育公司海风教育被传出裁员近三分之一 , 与轻轻家教合并后 , 对外再无动作 。
而还活跃在公众视野中的猿辅导 , 早在2019年初就全面关停了一对一业务 , 着重押注大班课 。 今年唯一获得融资的、以一对一为主营业务的掌门教育也早早推出了大班课、小班课、启蒙教育等其他课程品类 。
这个赛道内最庞大的选手VIPKID今年宣布 , 2020年1月至6月单位运营利润UE首次为正 , 90%的渠道首单实现盈利 。 这主要是由于其旗下的大班课子品牌“大米网校”对VIPKID整体毛利的贡献巨大 , 让财务状况有所改善 。 也就是说 , VIPKID严格意义上来说 , 已经不是一家单纯的“1对1”在线教育公司 。 而且 , 不再参与到烧钱战争中的VIPKID , 增速也不再如当年耀眼 。
如此看来 , “1对1”在线教育的战争已落下帷幕 , 如今历史舞台上活跃着的 , 是猿辅导、作业帮、学而思网校、跟谁学这些大班课公司 。
天眼查数据显示 , 教培行业今年上半年总融资金额超过144亿元 , 其中猿辅导和作业帮的融资金额占总金额的77% 。
“现在的在线教育处于巨头收割的时代 。 ”上述接近学霸君的业内人士对《财经》采访人员感慨 , 留给中小型公司的份额所剩无几 。 他透露 , 他知道一家月营收在600万元-700万元的在线教育创业公司 , 财务状况其实看起来还好 , 但最近一个联合创始人决定抽身退出 , 加入今日头条当了一名职业经理人 。
“现在教育领域这么热闹 , 一定会退潮的 , 退潮之后会留下什么呢?”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12月初的全国培训教育发展大会上发问 。 他说 , 培训教育已经被过度开发了 , 市场中有很多泡沫 , 资本退潮后 , 未来必然是一地鸡毛 。
“一定会出现大的在线教育机构收了家长的学费 , 最后做不下去、关门 , 最后政府来了断 , 这个规模可比地面(线下教育)规模要大 。 ”俞敏洪给出了悲观的预判 。
推荐阅读
- 原神|《原神》「飞彩镌流年」2.4 版本预下载已开启
- 核心|中科大陈秀雄团队成功证明凯勒几何两大核心猜想,研究登上《美国数学会杂志》
- 龙珠|realme GT2 Pro 预热,联名《龙珠》定制新品
- 短片|马蜂窝推全球首份《星际太空旅行指南》,发布年度短片
- 公司|《Control》开发商正在与腾讯合作开发一款PVE射击网游
- 技术|史河科技《船舶除锈机器人》项目获2021年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 短片|马蜂窝推出《你咋不上天呢?》,每一次探索都值得被认真对待
- 直播|演示视频创作软件《万兴鹿演》新增“虚拟形象录制”
- Create|什么是元宇宙游戏?百度《希壤》成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导论|时隔五年,普林斯顿大学经典书《在线凸优化导论》第二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