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综合|剧本式直播“消亡史”


新浪科技综合|剧本式直播“消亡史”
文章图片
图1/4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
30秒快读
1、主播带货 , 全靠演技 。 无论是吵架还是PK , 内容都无比猎奇 , 炒作的手段也很低级 。 不过 , 尽管剧本式直播令人尴尬到不忍直视 , 但往往能收获不错的流量 。 这符合了一种心理学理论——蔡格尼克效应 。
2、近期 , 快手、抖音等平台都在就剧本、演戏等炒作式卖货进行整顿 。 就让这种剧本式直播消亡吧 。 现在的消费者 , 要的是Real 。
1927年 , 心理学家蔡格尼克做了一个实验:将受试者分为甲乙两组 , 同时演算相同的数学题 。 甲组顺利演算完毕 , 乙组却中途叫停 。 然后 , 请两组分别回忆演算的题目 , 结果发现乙组明显优于甲组 。
这个证明人们对那些中途被打断、未完成事情印象深刻的实验 , 被称为蔡格尼克效应 。 原本是艰涩难懂的心理学理论 , 如今却被主播们生生用“剧本式直播”搞出个实践版来 。

新浪科技综合|剧本式直播“消亡史”
文章图片
图2/4

不久前 , 看了一场某网红主播带货 , 我深深惊呆了 。 屏幕那头 , 她正在介绍一款美妆产品 , 播着播着 , 突然因为价格跟品牌供货方吵了起来 。 只听一个没有出镜疑似品牌供货方的人说 , “咱们这个已经是最低价了 , 不能再低了 。 ”主播脸上的表情有点难看 , 顿了3秒:“今天我必须要给粉丝一个交代 , 你们之前的最低价卖出过多少我不管 , 今天我就要卖这个价!”
对方又说:“是真的不行 , 我做电商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卖过这么低的价格!”她有点不耐烦 , 努力克制自己的情绪 。 身边的工作人员开始在旁边附和 。 争吵了几个来回后 , 只见她拿出要跟对方破罐子破摔的气势 , 对着镜头大吼:“我不管 , 我说个数 , 你马上给我上 , ×× 。 9元 , 321上链接!”
我有点不敢相信是她 , 之前 , 她在某短视频网站上传的作品里 , 温婉、可爱、独立 。 身边的同事淡定地告诉我 , 这是典型的剧本式直播 。
抖音带火了李佳琦 , 李佳琦和淘宝主播薇娅变成了直播顶流 。 但也如同虹吸一般 , 让小主播难以出圈 , 于是便有了剧本式直播 。

新浪科技综合|剧本式直播“消亡史”
文章图片
图3/4

除了上文中的这套剧本外 , 还有一种剧本是“为粉丝发福利” 。 比如一件看起来百元以上的长款羽绒服 , 直播间只卖5.9元 , 只要关注主播、连续刷666 , 就能直接下单 , 可当我傻傻刷了5分钟的666后 , 5.9元的小黄车链接始终显示“该地区无法发货” 。 于是 , 取关 。
主播带货 , 全靠演技 。 论直播的内容 , 无论是吵架还是PK , 内容都无比猎奇 , 炒作的手段也很低级 。 不过 , 尽管剧本式直播令人尴尬到不忍直视 , 但往往能收获不错的流量 。
上述那个网红和品牌方开始吵架后 , 直播间正在观看的人数从5000蹭蹭上涨 。 评论下方一直有观众为主播加油打气 , 有少许评论质疑是“剧本” , 但直播间人数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
因此 , 当购物这件事 , 被主播与品牌的吵架反复打断后 , 原本看热闹的路人便会停下来坐等大结局 , 而且记住了主播和品牌的名字 , 也即所谓的蔡格尼克效应 。 如果你被主播带节奏“入戏太深” , 失去自我判断 , 冲动消费是免不了的 。
但这样的流量红利 , 只会让主播以更激烈和更无底线地方式跟进 , 内容更加“辣眼睛” 。
不久前 , 快手针对“剧本、演戏炒作卖货”现象进行专项治理 , 其中特别提到 , 部分主播在直播的过程中 , 利用家庭矛盾、离婚出轨、团队矛盾等与商品销售无关的元素炒作 , 诱导粉丝购买商品 , 严重影响了用户的购物体验、观感体验、损害消费者的利益 。 抖音也发布公告 , 对电商低质画风的专项治理行动 , 打击演戏炒作卖货、卖惨营销等行为 。

新浪科技综合|剧本式直播“消亡史”
文章图片
图4/4
【新浪科技综合|剧本式直播“消亡史”】
近期 , 我再看上述女主播的带货直播时 , 画风已经回归正常 。 尽管还存一丝表演的痕迹 , 但那种本属于她的真诚又回来了 。
让这种剧本式直播消亡吧 。 现在的消费者 , 要的是Real 。
作者/IT时报采访人员 李丹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