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让数据多跑腿 让市民少跑腿 宝安以数字化构建智慧城区


政务|让数据多跑腿 让市民少跑腿 宝安以数字化构建智慧城区
文章图片

区政数局工作人员在为市民办理业务 。
“喝杯水的时间申办信息 , 扫码即可随时获取业务办理进度 , 事项审批通过后 , 证件还能直接邮寄到家 , 办业务不用多次跑 , 真是太方便了!”在工作日里办理行政业务是不少市民头疼的问题 , 但家住宝安区新安街道的市民陈女士就不用为此发愁 。 日前 , 她到宝安区行政服务大厅24小时自助服务区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业务 , 在按照操作提示进行身份核验、填写信息等操作后 , 不到2分钟 , 便拿到机器“吐”出的受理通知单 。
“十三五”以来 , 宝安积极探索数字政府与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 形成以共享互联的大数据为核心 , 以覆盖全区的信息基础网络为支撑、以务实管用的智慧系统为手段的智慧宝安工作格局 , 持续深化、不断提升基层治理精细化智慧化管理水平 , 全面构建主动、精准、整体式、智能化的政府管理和服务 。
让数据多“跑腿”
“不见面 , 就能审批业务 。 ”为推动政务事项办理“零跑动”、最大限度减少企业和群众现场办理的频次 , 近年来 , 宝安区坚持“效率优先模式” , 相继推出政务服务事项进驻网上办事平台、启用24小时自助服务区、新增“不见面审批”“秒批”“全区通办”“无感申办”等政务服务事项 , 企业、市民办事便捷度、满意度不断上升 。
目前 , 宝安区已实现533项“不见面审批”、258项“秒批”、199项“无感申办” , 总量居全市前列 。 “审批监管服务一体化”平台 , 打通政务服务、网格化管理、执法监管、企业服务等各个环节 , 形成商事主体从登记、监管、服务全过程闭环联动 , 已实现对全区20余万家新注册商事主体全方位监管 , 为8.2万家企业开展了24.9万次服务 。
与此同时 , 在宝安 , 市民还可以享受“企业、个人办事不出街道”的“全区通办”服务 。 目前 , 已有191项自然人事项实现跨街道通办、538项法人事项开展区和街道跨层级通办、122项个人事项进行社区与社区之间通办 。
在宝安 , 对于想随时随地、一步到位申请多个同类审批事项的企业和市民来说 , 可按需选择24小时自助服务区、合作银行以及“主题办”等业务 。 其中 , 辖区内已有50个24小时自助服务区投入使用 , 实现“中心区+街道+社区”三级政务自助服务体系全覆盖 , 群众可自助办理常用的135项高频业务 。 “自助服务区可以让市民享受到更便捷高效的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 。 ”宝安区行政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介绍称 。
此外 , 宝安区着眼流程再造、实现申办材料“无纸化”流转 。 一方面 , 宝安区在全市率先启用电子签章 , 共取消纸质申请材料约2000项;另一方面 , 已上线涵盖民政、城管等27个部门在内的199项“无感申办”事项 , 在数据互信互认互用的基础上 , 由系统自动调取数据 , 实现申办材料智能提交 , 市民无需提交纸质材料 。
夯实“城市大脑”
“我们宝安区在深圳西部 , 面积397平方公里 , 实有管理人口548.8万 , 注册登记商事主体79万家、企业40.8万家 , 近20万楼栋、331万房屋 。 与之相对应的是 , 基层管理服务力量捉襟见肘 , 如宝安共配备公安干警2228人 , 万人警力配备数不到全市的一半 , ‘小马拉大车’问题亟待解决 。 ”深圳市宝安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白政瑜表示 , 在此背景下 , 发展智慧政务、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 对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有着重要的作用 。
2015年 , 宝安区作为深圳市“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试点区之一 , 在全市率先开展政务服务“一门一窗一网一号”改革 , 通过搭建统一的数据框架 , 全力推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 实现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只跑一次”、线上“一网通办” 。 2016年9月 , 宝安区智慧政务服务平台上线 。 2016年9月底 , 宝安区率先实现100%网上申报、100%网上审批;同年 , 开发“宝安通”APP , 真正实现“一网通办”“指尖政务” 。
数据不仅要服务于便民便企事项 , 更要服务于基层精细化治理 , 夯实“城市大脑” , 实现一网统管 。 2015年 , 宝安区启动“数字政府”改革建设 , 紧扣“实时泛在、有效管理、精准服务”城市治理体系总体思路 , 紧紧依靠智慧宝安管控指挥体系、网格化管理工程和块数据试点 , 积极破解基层治理难题 。 2020年1月 , 宝安区被确定为政务数据治理省级试点 , 是唯一县区级试点 。
宝安区主动探索建立一体化联动的政务数据治理模式 , 在全市率先建成全区统一的大数据资源平台 , 归集69个部门5002项业务数据、240.3亿条信息记录 , 融合建成6大基础库和9大主题库 , 形成数据从采集、融合、共享到应用与管理的全生命周期运营 。
目前 , 宝安已建成1+10+124智慧宝安管控指挥体系 , 实现“一张图”管控 。 在区政府建成1个智慧宝安管控指挥中心 , 在10个街道、124个社区建立微中心 , 形成1+10+124智慧宝安管控指挥体系 , 围绕“数据集成、运行监测、分拨处置、指挥协同、应用评价”五大功能定位 , 开展技术值守、数据分析、系统保障、运行管理等工作 , 实现辖区运行动态的实时监测、协调联动、高效运转 。
【政务|让数据多跑腿 让市民少跑腿 宝安以数字化构建智慧城区】采写:宝安通采访人员 蒋津津 通讯员 陈雪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