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专家:阮光锋
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科学技术部主任
年底了 , 工作多 , 小伙伴们都是怎么让自己放松的呢?是不是和小编一样 , 选择工作之余来一杯“肥宅快乐茶”?
是不是0卡路里大家心里有数 来源丨网络
不过 , 正喝着茶的小编突然想起来一个问题 。 今年1月份 , 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 , 全国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
这么说 , 是不是过了元旦 , 再喝奶茶就没有吸管用了?那以后岂不是只能撕开包装直接“顿顿顿顿顿”?不要着急 , 既然要禁用塑料吸管 , 自然是有原因的 。
来源丨网络
1
塑料吸管的材料和危害
我们现在在餐饮店和外卖中见到的一次性塑料吸管的材质大多都是聚乙烯塑料(PE)和聚丙烯塑料(PP) 。
聚乙烯塑料 来源丨维基百科
聚乙烯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塑料之一 , 例如塑料袋、塑料桶等等都是聚乙烯制造的 , 而且它也是现在地球上塑料垃圾最主要的来源 。
聚丙烯则是一种热塑性塑料 , 可以对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的腐蚀 , 而且很耐热 。 例如 , 我们常见的豆浆、果汁饮料瓶 , 还有上文提到的奶茶吸管都是以PP制瓶的 。 合格的塑料吸管可以承受80℃左右的高温 , 方便人们饮用热饮 。
聚丙烯塑料制作的杯盖 来源丨维基百科
这两种材料都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 性能优异 , 适合多种情况下的使用 , 但同时也非常难以降解 。 根据研究 , 一根塑料吸管的使用时间一般只有几分钟 , 但降解时间却可能长达500年!可想而知 , 这么多年以来 , 人类丢弃的塑料吸管和其他塑料垃圾对环境和动植物造成了多大的破坏 。
2
吸管从哪来?
人类使用吸管的历史可能长达上千年 , 早在古埃及时代 , 就已经有当时的人们利用麦秆饮用啤酒的壁画了 。 唐代诗人杜甫在诗中也曾写道“黄羊饫不膻 , 芦酒多还醉” , 其中“芦酒”就是用芦管饮用的酒 。
古埃及壁画上用吸管饮用啤酒的人物形象
来源丨Bildarchiv Preussischer Kulturbesitz|BiblicalArchaeology.org
实际上 , 麦秆和芦苇等植物吸管作为人类最早使用的吸管被人们使用了上千年 , 直到现代的塑料吸管被发明出来之后 , 才渐渐被淡忘 。
换句话说 , 只要是个细管子、吸起来不漏气(而且不含有有害物质)就完全可以胜任吸管的工作 。 目前 , 除了一次性的塑料吸管之外 , 可以重复使用的玻璃吸管、硅胶吸管和不锈钢吸管等产品早就已经出现在市场上 , 并且受到人们的欢迎了 。
不锈钢吸管和玻璃吸管 来源丨某购物网站
除开可以重复使用的吸管 , 人们也开发了更多更安全环保的一次性吸管 , 例如纸质吸管和可降解的PLA塑料吸管 。 一些饮品店和快餐店还设计采用了带有饮用嘴的一体式杯盖 , 饮用起来更加方便 , 而且也更不容易洒出来 。
【科学|塑料吸管即将全面禁用!以后的奶茶该怎么喝?】左为普通塑料吸管 , 右为带饮用嘴的杯盖
来源丨央视网
然而 , 不管是玻璃吸管还是不锈钢吸管 , 只要是可以重复使用的吸管 , 就存在再次使用时的消毒问题;而一次性的纸质吸管和可降解塑料吸管 , 在生产成本上又比普通塑料吸管高很多 , 这也成为了它们还没有被大量普及的重要原因 。
3
我们用了多少吸管?
再来看看我们现在使用的一次性塑料产品的用量 。 2019年 , 全国塑料制品累计产量达到8184万吨 , 其中塑料吸管将近30000吨 , 大约相当于460亿支!也就是说 , 平均到每个人头上 , 我们每人每年大约用掉了30支吸管 。
2015-2019年中国塑料制品行业产量统计
数据来源: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智研咨询整理
以一个知名品牌咖啡连锁店为例 , 它在全国范围内的年均吸管使用量达到了200吨;而据统计 , 另一家知名快餐连锁店每年的塑料吸管使用量高达400吨!
很多小伙伴可能都看过那个环保人士从一只海龟鼻孔里拔出卡在里面多年的吸管的视频 , 当塑料吸管、塑料袋这种人造而且难以降解的材料被丢弃到自然界中 , 对于野生动物造成的伤害往往是持久甚至是致命的 。 想想看 , 这么多吸管进入了自然界中 , 将会伤害多少野生动物吧 。
鼻孔中卡住吸管的海龟 来源丨网络
我们上面也提到了 , 最早的吸管其实也就是麦秆、纸管等可以天然降解的植物材料 , 只不过塑料的成本低廉、生产储存又方便 , 才被人们推广开来 , 成为我们现在最常使用的吸管产品 。
下次再喝“肥宅快乐茶”的时候 , 把难以降解的塑料吸管换成更环保的可重复吸管或可降解吸管 , 既不影响饮用的口感 , 又为保护环境作出了贡献 , 何乐而不为呢?
推荐阅读
- 科学|中阳县北街小学:体验科学魅力
- 牛上|英媒文章:2021年最有趣的科学发现
- 曹志兴|90后教授曹志兴:最一流的基础科学来源于好奇心
- 审判|直接服务“三城一区”主平台,怀柔科学城知识产权巡回审判庭成立
- 生物地球化学过程|我国科学家发现第五条甲烷产生途径
- 孩子|“双减”后 科学实践课如何做好“加法”
- 生命科学学院|科技馆内感受科技魅力
- 牙膏管|太空跨年是什么体验?航天员在太空也能吃到家乡美食?| 科学密探
- the|美CDC缩短新冠隔离时间被指从遵循科学变成了遵循CEO们的意见
- 抗体|六大科学突破闪亮二〇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