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迷航( 六 )

去年12月,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协会在重庆举办了一场电动客车性能技术大赛,在车里放上沙袋和水桶,打开暖风,模拟公交车实际运营,并邀请了16家主机厂商老总参加。结果,大多数号称能跑250公里的公交车,实际续航水平“不是百分之多少,而是除以几”,有些车干脆因温度无法达到考核标准而失去了参赛资格。有人计算过,货车载重每增加一吨,续航里程就会下降5%至10%。

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的王聘玺去年冬天曾到张家口进行实地测验,为冬奥组委会选择车型。她注意到,纯电动客车在零下2度时实际续航里程缩水了20%,一辆续航100多公里的纯电公交车在山路上跑了13公里就“趴那儿不动了”,最后只能找拖车拖走。而且在耗电量巨大的情况下,空调要将车内气温从零下20度上升到零上10度,得花近一个小时时间。

但同时,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EV-TEST研究,续航里程仍是消费者在购买电动汽车时关注度最高、满意度最低的问题。

究竟谁的“待机时间”更持久,成了各大电动车品牌不得不面对的灵魂拷问。

02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