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世纪印度洋国际体系建构:以明代下西洋亲历者记述为线索( 八 )

(二)第一次航行目的地——古里

古里既是西洋大国,也是西洋诸国的大码头。《瀛涯胜览·古里国》:“古里国乃西洋大国也。……其国边海,出远东有五七百里,远通坎巴夷国。西临大海,南连柯枝国界,北边相接狠奴儿国地面,西洋大国正此地也。”《星槎胜览·古里国》:“其国当巨海之要屿,与僧加密迎。亦西洋诸国之码头也。”根据福建长乐南山天妃宫《天妃之神灵应记》,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目的地是古里。当年的古里,即今印度卡拉拉邦的卡利卡特(又译科泽科德),“是中世纪印度杰出的港口城市之一,是一个香料和纺织品的国际贸易中心”。正是古里,吸引了郑和航行印度洋时将之作为首先的目的地。郑和下西洋时期,古里是在扎莫林王国统治之下。郑和在古里有册封,有立碑:“永乐五年,朝廷命正使太监郑和等赍诏敕赐其国王诰命银印给赐,升赏各头目品级冠带。宝船到彼,起建碑亭,立石云:‘其国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皞同风,刻石于兹,永昭万世。’”册封国是明朝特别重视的节点国家,于此凸显出来;而册封属于虚封,不具有实际占有领地的实质意义也同时彰显。

(三)古里——从目的地走向中转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