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策略】政策何时转向?( 八 )

货币政策中长期注重传导机制疏通,短期重点关注信用利差的改善。3月份广义货币M2同比增速8.6%,同创近1年新高,较1、2月份出现了明显改善,目前流动性仍保持在十分合理充裕的政策环境下。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目前来看仍然难言完全畅通,前端货币环境的改善能否传导至后端实体经济中,仍需要大力疏通中间的传导过程,因此观测实体经济的流动性如何,各种利差也许更有意义。从信用利差看,各评级信用利差处于不断下行的趋势中,尤其是相对较低评级的AA级产业债,改善下行相对更为明显,这说明实体经济的融资环境确有所改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融资成本再下降1个百分点”,因此预计中长期来看,信用利差还会保持下行趋势。

4月降准已辟谣,但我们认为降准仍然是货币政策的常备工具,今年仍然有下行的空间和可能,考虑到6月份公开市场操作的正回购规模庞大,因此预计6月份较大概率会出现降准的契机。降息目前来看驱动力不足,关键原因在于降息作为前端手段,能否顺利传递至后端实体经济中,中间还存在传导机制的梗阻。

政策角度重点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协同政策,此外还需关注对1季度经济形势的政治局会议定调。从地方政府工作报告来看,各地都同时更加注重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并列入2019年的工作计划。这些措施在两会中被认可,其中,西部大开发、京津冀、粤港澳、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长三角一体化更是被首次写入,两会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进入了密集催化阶段。今年恰逢西部大开发战略20周年,中央深改委会议强调西部开发将发挥共建一带一路的引领带动作用。中美经贸磋商正在有序开展,并传达出积极的信号,预计有较大概率将达成和解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