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拒绝熵死:白银时代 万科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18)

《规模》那本书中阐释的公司规模法则,也让郁亮认为自己的想法得到印证——巩固提升基本盘,像大树一样,把根系扎深,让树干长粗,然后那些新业务才能够枝繁叶茂。

过去7年里,在万科身上,有两大误解。其中之一是,白银时代的开发业务,对于这家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公司来说,已经没有多少吸引力了,它将坚决又彻底的转型。其实回过头来看,万科从来没有放弃过开发业务,它一直保持着行业前三的水平,在其2018年的营业收入中,开发业务结算收入占比达到96%。

另一个误解是关于收敛聚焦的,很多人以为,所有的新业务,万科都不想要了,就像过冬前的树一样,工人会把它的树枝全部砍掉,只留一截光秃秃的树干。郁亮说过的一句话被选择性忽视了,“每个BG、BU都要明确自己的主航道”。他必须一遍一遍地解释:“收敛聚焦不是砍树,是修枝剪叶。”

实际上,万科内部同样存在分歧,谭华杰告诉采访人员,倒不是大方向上的,而是怎么把握往生活服务商转型的尺度。对,万科已经找到了它的第二曲线——生活服务商。它的业务也从提供空间,延展到提供场景。例如物流业务,原先万科只做物流仓储,但2018年,万科收购了太古冷链,这让万科具备了提供内容的能力。同样是这一年,印力在深圳开设了v24生鲜超市,实现了能直接触达消费者的场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