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拒绝熵死:白银时代 万科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20)

和万科同期,或者跟随万科,很多地产公司都推出了事业合伙人机制,但都是基于共享原则,例如碧桂园的“同心共享”计划。但万科的事业合伙人机制,最核心的理念是递延机制和劣后担当。它强调在满足股东利益之后,合伙人才能去分享剩余。

“共创—共担—共享,这三个词的顺序不能错。”周禹解释,正是因为万科处在新旧动能转换的时期,很多新业务短期不挣钱,就需要激发大家去共同创业,而赚钱的业务部门也要共担风险,然后大家才能共享收益。

“知识资本时代,很多企业都在探索事业合伙人机制,而万科的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它的每一次创新,都始终将创造真实价值和担当劣后风险,作为共享增值的前提。”周禹说。

渐渐的,万科的事业合伙人机制出现错落式结构,实现短期激励的项目跟投制度,和面向中长期的经济利润奖金制度(EP奖金制度),以及各区域公司试点的不同模式,例如北方区域的事件合伙,上海区域的中台合伙。

EP奖金制度其实早在2010年就建立了,在事业合伙人时代得以保留。它其实是对老的奖金制度的迭代,即替代原先的部分年终奖。计算方式相对复杂,总的原则是,EP奖金总额按照年度经济利润的10%进行计提。但同时实行对称双向调节,也可以认为是激励对象在与公司进行业绩对赌,一旦公司经济利润出现负数,激励对象同样按10%的比例偿还公司,即若公司的经济利润为-10亿元,则激励对象需要向公司偿还1亿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