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拒绝熵死:白银时代 万科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19)

最保守的观点当然是,其实只盖房子卖卖也挺不错的;激进派的观点尺度很大,万科既然是建社区的,也有物业服务,那就具备包揽全部生活服务的基础,可以从生到死,从摇篮到坟墓。

共识在碰撞中达成:“我们希望是一个渐进的道路,这个过程中就像骑马一样,有些时候得驾,有些时候得吁,这样你才能够把握一个比较好的节奏。”谭华杰说。

要实现卓越就要克服人性弱点

2018年,万科对跟投制度进行了迭代。

最初的跟投制度和其他公司并无不同,合伙人出钱投资项目,同股同权,和其他股东享有同等的回报条件。但2018年版本规定,在项目回报率达不到年化10%之前,要优先保障股东回报;当项目回报率超过25%,跟投员工有权按出资比例多分享超额回报的20%。

“这有点像基金,内部形成一个对等关系,根据团队业绩来分配利益。”孙嘉说,“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资本回报率就是10%,所以你每年没给投资人赚到10%回报,就不能说是帮人家赚钱了。”

跟投制度是万科事业合伙人机制的一部分,2014年的春季例会,万科第一次提出了这个概念。当时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允许甚至鼓励各个区域去试,希望通过实践,来看这个方向是否需要纠正,机制的内涵又是什么。这很符合万科的一贯作风,据说,郁亮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方向大致正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