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策略】科创类企业该如何估值?——兼论PER估值方法适用性(17)

我们使用定义新的估值指标,PER(PricetoE&R),用每股价格/每股E&R,

PER=总市值/E&R

类似的,我们定义

PERG=PER/GrowthofE&R

在美国该指标有较好的作用,美国标普500成分股中,PER基本介于10~30倍之间,平均值为22.6倍,对应PERG主流介于0.8~1.5之间,平均为1.2%。其中,具备较好增长前景的公司,例如Facebook、英伟达、应用材料、微芯科技等半导体芯片类公司,PER相对较高,大约在20~40倍,而较为成熟,老牌科技股PER相对较低,估值在15倍以内,例如英特尔、IBM。

而科创板偏好的人工智能、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都属于高研发投入比的领域,根据2017年年报数据,上述四个领域的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9.01%、7.44%、3.69%、2.55%,远高于全部A股的1.44%。由于科创板偏好的行业研发投入比均较高,科创板开通后估值体系将发生变革,研发投入将纳入估值体系。

【招商策略】科创类企业该如何估值?——兼论PER估值方法适用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