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蹲守10家店,这里是关于瑞幸咖啡的一些新观察( 九 )

同时 , 由于采用的是全自动咖啡机 , 瑞幸对于员工的能力要求 , 其实远没有传统咖啡店来得高——他们更类似于店员 , 而非咖啡师 。

甚至根据瑞幸的官方说法 , 瑞幸的“每一台设备都可以通过传感器 , 实时了解它们萃取时间、温度、仓压、设备健康度等运行参数 , 如有问题可及时调试设备 , 还能远程操控 , 保证每一杯咖啡的品质稳定”——那么假如能再进一步的话 , 省去店员装配的操作的话 , 整个咖啡自提的过程 , 和自动贩卖机差异也不大了 。

这就很像美国不少便利店的模式了:消费者进店之后 , 自取咖啡杯 , 自己打咖啡 , 然后结账走人 。 而这样的咖啡 , 通常只要1美元1杯 , 用户追求的是便宜不难喝的咖啡因 , 以及快捷的体验 , 更甚于全方位的咖啡体验 。

常见的美国便利店咖啡 , 说实话味道比瑞幸也差不了多少

而根据「深响」团队在店内对消费者的小范围访谈 , 瑞幸现有用户的消费 , 恐怕也更接近在便利店场景 , 而并非传统的“咖啡馆”消费 。 在我们在三地瑞幸咖啡店内访谈的27位消费者中 , 仅有三分之一的被访者是专门来买咖啡的 , 一半以上的被访者都是在上班期间出来休息一下的(又称溜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