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零售巨头的70年自毁之路( 六 )

西北大学的经济学家罗伯特·J·戈登将1870年至1970年称为美国经济增长的“特殊世纪”,他说“这是一个不可复制的高增长阶段”。在此期间,西尔斯已经成长为杰出的美国企业。对1886年成立的西尔斯来说,这个特殊世纪就是它所知的全部现实。它让这种快速增长及其中的基本人员组成,也就是年轻的蓝领家庭走向繁荣。但随着这个特殊世纪在20世纪60年代走向尾声,新建立的蓝领家庭变少了,剩下的那些蓝领家庭的可支配收入也下降了。

与此同时,消费者开始满怀热情地接纳一种新的购物方式,那就是折扣店,后者基于低价格、最少量的服务以及高商品周转率。1962年是零售业的奇迹之年,沃尔玛、凯马特和塔吉特先后开业;2005年兰伯特上任时,前三家零售商的年收入都已经超过西尔斯。西尔斯的领导者清楚这种情况,但他们沉着地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威胁。他们对自己说,毕竟西尔斯是折扣零售行业的王者。他们似乎未能发现这种新业态在本质上有所区别,后者采用较为基本的陈设,商品价格则要低得多。但消费者注意到了二者的差异。

西尔斯的表现是如此之好,以至于领导者们显然认为没有必要更新控制和成本会计系统,这让经理们无从知晓自身业绩优劣,这种情况令人震惊。如此之多的成本——商品、物流、资金成本等等都在整个公司平摊,几乎不可能弄清楚盈利和亏损之处。虽然沃尔玛老员工都知道对创始人山姆·沃尔顿来说,damncomputer(即damn computer,该死的电脑)是一个词,但在用IT管理物流和分析经营状况方面,他让沃尔玛远远走在了别人前面。本有可能率先这样做的西尔斯却未采取这样的措施,这让它的成本效率在几十年时间里一直落后于竞争对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