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1905丨坚守底线思维 维护经济金融稳定(42)

随着银行资本充足率内控指标全面实施,银行想要扩张资产就会受到资本成本的制约。从资本充足率的公式可知,若银行意图通过内源融资(即依靠核心一级资本在分红之后的自然留存实现对风险加权资产增速的超越)实现CAR(资本充足率)的自然提升,在分红率33%左右条件下,银行ROE(股权收益率)水平需要维持在15%以上,才可以实现资本年均自然增长10%左右,从而实现对风险加权资产年均增速(10%以内,2017年为8%左右)的超越,达成CAR自然提升的目的。但假若CAR监管标准继续提升、资管新规实施之后表外资产回表占用资本(将原本有意通过表外资产漏提少提的风险加权资产还原表内)、或银行ROE水平下降,则银行将立即面临风险加权资产扩张的资本约束,即所谓的“缺资本”困境。

为了维持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国有大银行可以选择减少风险加权资产的扩张速度,减少信贷投放,转而投资低风险权重的国债、地方政府债等资产。虽然此举会导致小微企业更加难以通过银行间接融资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客观上却也避免了在信用风险集中爆发的时期,强行推动不良率数倍于国企信贷的民营、小微信贷,从而避免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如何在上述背景下,鼓励各大银行继续支持民营及小微经济,请参见笔者已经发表的文章《信用扩张最后一公里的症结与纾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