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YO全复盘:印度小李的中国历险记(16)

OYO在2019年上半年开始裁员大动荡。据媒体报道,OYO一线裁员人数比例最多达到一半:“BD团队全国大概两三千人,直接要裁掉一千,而OP团队也要裁员一半。”OYO西南区员工告诉《财经》采访人员,其所在区域有两个城市团队均已全体离职。有华南区员工也透露,身边有4-5个运营同事被裁,裁员持续到6-7月份仍在继续。

“我们OP都是做酒店出身的,但是指挥我们的是OTA出身的。他招的都是做快消品的,做摩拜的,一味追求数据。酒店是要从很多细节去做,不管你数据做的多好,一旦有差评就很糟糕。OYO连基础都没做好。”一名OYO内部运营员工抱怨。

OYO的管理层大多为OTA、汽车和快消品出身,普遍只有一线运营员工才要求有酒店经验。在OYO中国的8个CXO中,只有COO(首席运营官)施振康拥有酒店高管经验,其他COO均来自Uber、宝洁、大众点评等公司。

在中国,OYO高调招聘了8个分别来自宝洁、Uber、阿里等公司的明星CXO,并且未设CEO。

这种组建管理团队的方法跟印度如出一辙。26岁的小李管理着一群40岁左右,简历光鲜的明星高管,他们分别来自Facebook、印度最大医疗集团Max Healthcare等知名公司。唯一的不同是,印度有CEO——一开始是小李自己,10个月前换成了曾在印度最大航空公司IndiGo做过十年总裁的AdityaGhosh。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