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的下一步:从RPA到IPA(14)

关于国内RPA现在所处的阶段,应该说国内RPA在技术、应用、推广、宣传,理念接受程度等方面都还在起步阶段,用一句话形容就是大多数国内企业还是站在门口,雾里看花。而从企业服务角度来讲,我们在整个过程中就是想提供有架构的、体制化的、平台化的RPA体系,能把各种资源调动起来,同时也不断在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客群中利用一些流程试点进行推广应用。这个已经不仅是技术层的问题,是接受程度的问题,是变革管理的问题。

另外,在技术层上还是要不断的精进。现在我们客户对RPA往往有一个期望差,不了解RPA的人往往比了解RPA的人期望值要高很多。怎么解决这个期望差?一是从深入理解客户需求,二是技术要针对实战场景精准提升,才可以逐步缩小这个期望差。国内RPA肯定有很大市场潜力在,但是怎么走,我相信不同的厂商、服务商都有有不同的途径。

国内的AI领域,不能说核心算法是最先进的,但是场景应用可能是全世界最广泛的。国内人工智能应用的开发者和推动者都非常勤奋,而且有那么多的人群在各种各样的场景使用。很多AI应用基本都基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它是需要有大量的训练集来训练的才能变得更聪明,而在中国国内恰巧有海量的应用场景和人群可以拿来训练,所以我非常看好AI在国内的迅速发展。同时,本地对于文字、文化、语音这方面的认知技术都发展得非常迅速并高度适应本土文化,这种高配合度让RPA和AI领域能够迅速结合,所以从大方向而言,我是非常看好智能流程自动化机器人,也就是IPA这个行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