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A的下一步:从RPA到IPA(15)

程文渊:我的观点是,目前的2019年是真正转型的阶段,从狭义RPA往广义RPA转型过程中。像朱总讲的,现在AI技术真的很多,发展很快。RPA也具有一种天然的气质,叫它接盘侠也好或者利于落地,RPA天然地可以和技术相结合。在企业场景里,有大量的RPA+AI的场景会出现,这是非常正常的想法。RPA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向,是要把延展性做得很好,也就是把AI的技能和场景能够做成一个平台,去承接业务场景,这个更偏向解决方案类的思路。在行业上,不同行业的AI落地场景不同,通过RPA做更多的连接,这个是目前能看到的方向。而且我相信在这个方向下,应该也有很多的场景或者有很多的尝试,能够比较成功的落下来,让客户看到价值。

真正的RPA本身到底要多智能化,到底要实现什么样的功能?我的认知是,这可能需要时间。当看到更多的流程,更多客户的场景之后,自然而然RPA的进化程度会不断提高,通过更多的AI赋能之后,RPA基于过去人的经验或者基于特定的场景,本身能够处理的问题就更多,这是RPA前进的比较重要的方向。这个方向从整个业界来讲,或者至少在中国市场上来讲,还只是一个开始,这也是为什么大家要去找更多的机会,努力把这个方向做得更好的,比较重要的原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