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畜拉人扛到智慧农机 阡陌之上的机械化风景( 八 )

而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劳动力开始出现大量转移趋势,农村季节性劳力短缺的趋势不断显现。国家有关部委开始组织大规模小麦跨区机收服务,联合收割机利用率和经营效益大幅度提高,探索出了解决小农户生产与农机规模化作业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道路初步形成。农机工业也迎来了新一轮产品结构调整,高效率的大中型农机具开始恢复性增长,小型农机具的增幅放缓,联合收割机异军突起,一度成为农机工业发展的支柱产业。

农业机具的更新换代其实就是我国农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仅仅从拖拉机从无到有、机型逐步多样化等,都从一个侧面印证着我国农业机械,甚至是整个中国农业的发展变迁。

党的十八大以来,农业科技创新步伐明显加快,乡村振兴插上了科技的翅膀。还是以拖拉机为例,目前,国产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的拖拉机均已研发成功,中国人工智能协会的预计是,到2030年,无人拖拉机将在中国农村普及。对比70年前拖拉机都是“稀罕物”的年代,这70年,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只能用“巨变”来形容。

农机学人心语:“再苦,我们也要坚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