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漂亮50”之鉴: 1980年至今依然具有超额收益(11)

3美股“漂亮50”缘何失色?

“漂亮50”的走弱也可分为两个阶段——

阶段一为普跌(1973年1月至1973年11月):经济进入滞胀,经济增速下行而流动性开始收紧,大盘普跌,“漂亮50”相应下行但仍具有相对收益。

阶段二为补跌(1973年12月至1974年10月):流动性进一步收紧冲击估值溢价,而“漂亮50”溢价基础——盈利稳定性也已经动摇,导致“漂亮50”补跌,跑输大盘。

“漂亮50”的失色有两方面原因:

宏观方面的原因构成普跌:1)通胀阴霾再现:前期大幅的财政赤字和信贷扩张积聚高通胀泡沫,1971-1972年的经济复苏仅为阶段性,1972年后期受“粮食危机”影响通胀阴霾重现。2)美元大幅贬值:1973年美元主动贬值后,全球主要市场经济国家(西欧国家为主)转向浮动汇率,美元再次大幅贬值。3)石油危机进一步加剧通胀恶化,抬升原材料成本,同时改变部分消费偏好:1973年10月OPEC开始石油禁运,石油价格飙升,石油危机爆发,输入型通胀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通胀压力。为应对通胀压力,在1972年开始加息的美国,货币政策加速收紧;而另一方面,原材料成本和财务成本的上升侵蚀了企业盈利,同时高耗油的美国车需求回落,企业毛利率和盈利增速双双下行。美国再陷滞胀困境,股市转熊。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