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漂亮50”之鉴: 1980年至今依然具有超额收益(12)

微观方面的原因则造成了“漂亮50”的补跌:1)“漂亮50”的盈利不复此前的稳定,盈利增速和ROE大幅下行;2)牛市后期“漂亮50”估值泡沫化,当估值溢价的基础——盈利稳定性动摇,叠加流动性收紧,高估值公司受到更大冲击。而之后长期的原因则是新技术周期的兴起,成长作为新兴的趋势力量成为了新的“漂亮50”。

美股“漂亮50”之鉴: 1980年至今依然具有超额收益

(一)为应对通胀压力货币政策加速收紧

前期激进的财政扩张和信贷扩张积聚通胀风险:20世纪60年代-80年代,美国经济始终处于高通胀的阴霾之下,由于越战产生了大量军费开支,美国从1961年开始成为长期财政赤字国,之后财政赤字进一步高筑,叠加前期的信贷大幅扩张,高通胀的泡沫逐步积累。1970年在尼克松新政的约束下,CPI同比从年初6.2%的高位回落至1972年6月的2.7%,但仍在相对高位,通胀重新上行的压力始终存在。

粮食危机触发CPI上行。1972年世界多数国家遭受旱灾,当年7月苏联开始以北美为重点大范围采购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全球粮食价格上涨,美国的CPI相应上行。1972年7月至1973年末,世界农产品价格上行了99%,至1974年11月则上行了147%,而美国CPI同比增速从1972年7月2.9%上行至1973年12月为8.7%,1974年12月则达到了12.3%。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