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松成:各国央行盯住2%的通胀目标是刻舟求剑( 七 )

收入不平等具有抑制通胀的效果。当收入越来越多集聚在富人手中时,全社会消费能力是下降的。不仅如此,收入差距扩大抬升全社会储蓄率,带动实际利率下行,低利率进一步促进富人加大新发明、新科技投资,扩大全社会商品供给,对通胀形成抑制。在国别之间,人均收入水平越高的国家,通胀率越低。我们看到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通胀率一直较低,而落后的非洲地区则通胀率很高。

第五,资产价格动荡对一般性商品价格的溢出效应

随着物质资源的丰富,消费品与投资品的边界变得模糊,我们很难说清楚一件商品是消费品还是投资品。例如,日常的粮油是最普遍的消费品,但在商品紧缺年代或地区就成了大家争相囤货的投资品。因此,判断一件商品是消费品或投资品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财富效应,能产生财富效应即为投资品,无则为消费品。任何一种商品、房产、收藏品、虚拟货币等有各自市场,有各自市值,并通过财富效应影响到人们的狭义日常消费。一般性商品的供给相对充足,其市值不容易大起大落;但股票、房产等典型投资品的合理价值很难判断,于是资金大量流入或流出容易引起市值超调,特别是当参与者甚广时会外溢至一般消费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