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逆风326天,网约车重回“战国时代”( 九 )

在停止烧钱补贴后,中小平台一个接一个开始盈利了。

7月10日,首汽约车CEO魏东发布全员信称:“首汽约车已经在上海和深圳两个城市率先实现盈利。”并要“实现年内公司的整体盈利。”在此之前,神州专车也已经实现盈利。神州优车财报显示,旗下专车业务2017年实现净利润转正,2018年则实现盈利2.12亿元。吴天斌告诉投中网,阳光出行今年“也已经实现盈利”。

有业内人士认为,接入高德、美团等聚合平台能降低获客成本,更好的实现盈利。吴天斌对此并不讳言,他称阳光出行能盈利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是通过B端渠道获客。阳光出行原来是做旅游用车,去年年底和高德达成合作,今年2月上线即时用车服务,3月份正式接入高德地图,5月份又加入美团。按吴天斌的说法,是“成为它们的供应商”。

只是,当用户越来越习惯用高德、美团打车,这些中小网约车平台的结局会怎样?它们以后还能是一个独立的品牌吗?又或是会沦为聚合模式平台的供应商?

作为第二梯队的首汽约车已经居安思危,加入聚合模式后,也在独立运营与发展C端用户,并希望把针对高端商务人士的特色做大做强。“如果在聚合平台里不具备自己的特色和属性,就会慢慢消失,变成下游的供应商,组织司机和车辆的的一个管理者而已,而不再具备自己生成用户的能力。”魏东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