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KOC,听听这六位营销大咖是怎么说的( 六 )

关于KOC,听听这六位营销大咖是怎么说的

图4/8

时趣首席内容官 康迪

KOC并不是一个全新的事物,它实际最早应用的领域是电商,比如淘宝早期的“淘宝客”。几年前时趣在和小红书、淘宝等平台合作的时候,内部的实操人员就会提出类似“关键消费者”的概念。也就是说,对于“关键意见消费”,在营销服务中很早就开始重视并被应用了,时趣在自己的6月份公众号文章《从KOL到KOC,营销如何离消费者更近?》中就有清晰表述。

KOC被当做一个新的概念来热议,但其实这次热点中,大家对这个概念所指的实际范围是混淆的,当他们在讨论KOC的时候到底是什么——把很多人谈论的“KOC”换成“核心粉丝”似乎也并无不妥。到底什么是KOC?是按照某个硬性粉丝数量,还是什么?例如,时趣的实践过程中所看重的一批KOC,是指某个专业领域的KOL,在小众和专业领域影响力大、粘性很高。

从广告主投放KOC的ROI(投资回报率)评定标准来看,KOC和KOL有很大不同。不同的品牌、不同的campaign(广告战役)的投放目的是不一样的,有的看曝光量,有的是销量,还有的看互动量。KOL的投放相对简单,一般逐个谈合作来推广。不同于KOL强曝光强合作的关联,KOC的合作方式更灵活,费用更低,比如在电商平台的评论引导,参与社群话题,获得用户信任等等。也就是说,与KOC合作,衡量ROI的方式更加灵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