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假期日本旅游后记:出行篇( 十 )

\n \n

3. 人员冗余 , 国铁亏损额、负债逐步增加

\n \n

一方面 , 由于市场份额逐步下降、客货运量不升反降 , 另一方面 , 成本端确逐渐增长 , 导致国铁亏损额巨增 。 “国铁”作为劳动密集型国企 , 需要听从国家安排进行就业人员的安置 , 但是这造成了国铁内部冗员过多的情况:1947年“国铁”听从政府安排 , 承接原日本国有铁路、战败回国的原“南满铁路”(日俄战争后日本从俄国手中接管的中国长春至大连这一段铁路)职工 , 人数达到61.1万人 , 从而形成了国铁职员的庞大队伍 , 由此带来冗员过多 , 人浮于事 , 经营效率低下;50年代中期人数虽减至45万人 , 但1967年又增加至47万人 , 此后经过制定的若干次国铁再建计划的改革效果 , 到1985年度 , 国铁人员削减至较为合理的30.7万人 。

\n

\n

在政府对国铁运价进行抑制、铁路运输市场份额缩小的双重影响下 , 国铁亏损额与日俱增、负债逐步增加:从1964-1979年度的16年间 , “国铁”连年赤字 , 从300亿日元增加至8218亿日元 , 年复合增长率24.69% 。 同时期 , 国铁长期负债额也逐年增加 , 从1964年的8313亿元增加至1979年的111672亿日元 , 年复合增长率为18.91% , 到国铁改革前的1987年 , 国铁长期负债额达到25.6万亿日元 , 年复合增长率10.93% 。 “国铁”的巨额赤字全部从每年的财政预算中支出 , 这实际上是把广大纳税人的税收转作对垄断资本的一种补贴 。

推荐阅读